原創(chuàng)美文

5U文學(xué)網(wǎng) > 美文 > 原創(chuàng)美文 > 初中文學(xué)文化常識匯總古代文體,初中古代文學(xué)常識知識大全

初中文學(xué)文化常識匯總古代文體,初中古代文學(xué)常識知識大全

| admin

初中文學(xué)常識必考知識歸納有哪些?

初中文學(xué)常識必考知識歸納如下:

1、《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古人也稱詩三百。根據(jù)曲調(diào)分風(fēng)、雅、頌三大類,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賦、比、興。形式以四言為主。是我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傳統(tǒng)的源頭。我們讀過的篇目有《關(guān)雎》《蒹葭》等?!对娊?jīng)》與《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合稱五經(jīng),為我國儒家經(jīng)典作品。

2、《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我國第一部語錄體散文??鬃?,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墩撜Z》與《大學(xué)》、《孟子》、《中庸》合稱四書是我國儒家經(jīng)典。

3、《曹劌論戰(zhàn)》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本文緊扣論戰(zhàn),記敘了戰(zhàn)爭的全過程,重點寫戰(zhàn)前曹劌對備戰(zhàn)條件的評論和戰(zhàn)后對取勝原因的分析,表現(xiàn)取信于民的思想。(九下)。

4、《晏子使楚》選自《晏子春秋》,這是后人搜集齊國大夫晏嬰的言行編輯而成的。晏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八上)。

5、《陳涉世家》司馬遷,字子長,西漢著名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全書130篇?!蛾惿媸兰摇愤x于此。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節(jié)選部分記敘了我國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的原因、經(jīng)過和起義后的浩大聲勢。貫穿文章的主線是陳勝吳廣的活動。詳寫的是起義的籌劃過程和起義場面。起義的導(dǎo)火線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根本原因是天下鋒罩苦秦久矣。(九上)。

6、《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時期的一部國別史,歷史散文集,西漢劉向編訂。本文從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設(shè)喻,勸說國君要廣開言路,才可以興國。(九下)。

7、《出師表》,作者諸葛老師,字孔明,三國政巖基薯治家、軍事家,時人稱臥龍。表粗者,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在《表》中,諸葛老師向劉禪提出了三條建議:廣開言路(前提),嚴明賞罰(關(guān)鍵),親賢遠佞(核心)。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敘事和抒情。

8、《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赌咎m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詩篇,是南北朝時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赌咎m詩》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9、《孫權(quán)勸學(xué)》選自《資治通鑒》,這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朝代)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稱謂)。

10、《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

11、《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作者林嗣環(huán),字鐵崖,清代人?!队莩跣轮尽肥乔宕鷱埑边x編的一部筆記體小說,以敘寫故事為中心。

初一文言文基本常識

1.【求初一文學(xué)常識(多一點)】

初中文化文學(xué)常識分類整理匯總 一、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xiāng) 2、桃李:學(xué)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xué) 6、烽煙:戰(zhàn)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辯敏虛傴僂,黃發(fā):老人 16、桑麻:農(nóng)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拿老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fēng)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孔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兩人并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xiàn)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guān)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yōu)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詢、趙孟(fǔ) 15、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xué)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臺、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jiān)生. 三、中國文學(xué)之最: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攜燃;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xiàn)代最偉大的文學(xué)家是魯迅; 現(xiàn)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現(xiàn)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四、文化常識: 1、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chuàng)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xué)問——“紅學(xué)”,“紅學(xué)”現(xiàn)已成為世界文學(xué)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 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nóng)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 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jīng)、史、子、集. 15、《詩經(jīng)》“六義”指:風(fēng)、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7、桂冠、鰲頭、榜首、問。

2.初一文言文知識整理

我升初二,我可以告訴你一些。

古今異義: 齷齪:古:做事小心謹慎,過分拘謹。 今:骯臟 可以:古:可以憑借。

今:對某事表贊同。 涕:古義:淚。

今義:鼻涕。 走:古義:“跑”的意思。

今義:行走。 湯:古義:熱水。

今義:菜或面做的稀狀食物。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然而:古義:兩個詞。

“然”代指上文所說的情況,“而”表示轉(zhuǎn)折,等于說“如此(這樣),可是……”。 今義:是一個表示轉(zhuǎn)折的連詞。

一詞多義:(按音序排列)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養(yǎng)(衣食所安)卑:1、低下(非天質(zhì)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備: 1、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2、具備。

(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口技》) 3、準備。(猶得備晨炊《石壕吏》)被:1、影響(被于來世) 2、同“披”,穿(皆被綺繡)鄙:1、邊境(蜀之鄙有二僧《為學(xué)》) 2、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zhàn)》)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6. 畢:1、盡(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2、全部(群響畢絕《口技》)7. ?。?、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陽樓記》) 2、輕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3、厚度小。

(薄如錢唇《活板》)8.策:1、馬鞭。(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 2、鞭打、驅(qū)使。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3、記錄。(策勛十二傳《木蘭詩》) 4、計謀。

(成語“束手無策”)9.長:cháng 1、長度。(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與“短”相對。

(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3、長久,健康。(但愿人長久《明月幾時有》) 4、永遠。

(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6、zhǎng,頭領(lǐng)。(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陳涉世家》)10.稱:1、相當(dāng)、配合(稱其氣之小大/不能稱前時之聞)2、稱贊(先帝稱之曰能)11. 誠:1、誠心(帝感其誠)2、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12. 懲:1、苦于(懲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懲罰13. 馳:1、騎(愿馳千里足) 2、驅(qū)車(追趕)(公將馳之)14. 出:1、發(fā)、起(方其出海門) 2、在邊疆打仗(出則方叔、召虎) 3、來到(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兵) 4、產(chǎn)生(計將安出)15. 辭:1、推辭(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2、語言(未嘗稍降辭色)16. 次:1、編次。

(吳廣皆次當(dāng)行《陳涉世家》) 2、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17. 簞:1、用簞裝著(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2、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一簞食,一豆羹)18. 當(dāng):1、承當(dāng),承受。

(當(dāng)之無愧) 2、應(yīng)當(dāng)。(當(dāng)獎率三軍《出師表》) 3、將要。

(今當(dāng)遠離) 4、對著,向著。(木蘭當(dāng)戶織《木蘭詩》) 5、值,正在。

(當(dāng)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6、抵擋。(“銳不可當(dāng)”)19. 道:1、道路。

(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2、道義。(伐無道,誅暴秦) 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20. 得:1、能夠(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獲得(故不為茍得) 3、同“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21. 等:1、同樣(等死,死國可乎/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諸位,表多數(shù)(公等遇雨)22. 敵:1、攻擊(恐前后受其敵《狼》) 2、敵人(蓋以誘敵《狼》)23. 吊:1、憑吊(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慰問(人皆吊之)24. 度:1、dúo估計、推測(孤不度德量力) 2、渡過、越過(關(guān)山度若飛)25. 端:1、畫幅的右端(左手執(zhí)卷端) 2、正、端正(其人視端容寂)26. 惡:1、怎么(惡能無紀) 2、厭惡(所惡有甚于死者)27. 發(fā):1、行動、發(fā)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 2、發(fā)射(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發(fā)于畎畝之間) 4、征發(fā)(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5、開放(野芳發(fā)而幽香 ) 6、發(fā)出(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 7、fā,頭發(fā)(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28. 凡:1、凡是(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 2、總共(凡三往)29. 方:1、見方(方七百里)2、長方形(方以長)3、當(dāng)……時候(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30. 分:fēn 1、劃分,分開。

(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2、分配,分給。(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 3、長度單位。

(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4、fèn,職分,本分。(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31. 奉:1、通“俸”侍奉(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難之間) 3、供養(yǎng)(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32. 否:1、同“不”沒有(尊君在否) 2、惡、壞(陟罰臧否)33.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fú,句首發(fā)語詞(夫環(huán)而攻之/且夫人之學(xué)) 3、丈夫(夫齁聲起/羅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稱,人(荷擔(dān)者三夫)34.扶:1、沿,順著(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2、攙扶(出郭向扶將《木蘭詞》)35. 拂1、違背、阻礙(行拂亂其所為) 2、同“弼”,輔佐(入則無法家拂士) 3、輕輕擦過(以手拂之)36. 福:1、賜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為福乎)37. 富:1、富麗(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

3.初中文言文常識【絕對高分】

初中文言文知識梳理一、字音(一)多音字所謂多音字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的字。

一個漢字,讀音不同還意味著詞性不同、意義不同和用法不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對于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十分重要。

如:夫有讀fú予觀夫巴陵勝狀若夫霪雨霏霏夫環(huán)而攻之有讀fū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其夫囈語間有讀jiān奉命于危難之間有讀jiàn中間力拉崩倒之聲遂與外人間隔同學(xué)們在復(fù)習(xí)的時候應(yīng)該歸類整理(二)異讀字所謂異讀,是指一個字有兩個以上的讀法。文言文中的異讀有三類:破音異讀、假借異讀、古音異讀。

1、破音異讀前人又叫“讀破”“破音”。它是用改變字的通常讀音來表示不同詞性和意義的一種辦法如:王原音wáng破音wàng乃丹書帛曰“陳勝王”語原音yǔ破音yù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2、通假異讀通假異讀,是指在通假現(xiàn)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讀音去讀。

如:孰為汝多知zhì乎知同智河曲智叟亡wú以應(yīng)亡同無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有同又3、古音異讀所謂古音異讀,是指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專有,就有了固定性,從而保留發(fā)古音??珊筴èhányān燕山吳廣者,陽夏jiǎ人也,字叔。

二文言實詞古漢語實詞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他們有實在的意義,能單獨回答問題。(一)古今異義。

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時詞,由于演變的結(jié)果,詞的含義表現(xiàn)出以下幾種差異:①詞義擴大。如“江”和“河”古時專指長江與黃河,現(xiàn)在泛指江河。

②詞義縮小。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兒子,現(xiàn)在專指男子的配偶。

③詞義轉(zhuǎn)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義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見識淺),而現(xiàn)在是品德惡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詞義交叉。如“憐”,古今意義都有憐憫的意思,但“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中的“憐”解釋為愛憐比較適合文意。

古今異義的單音詞集錄去湯郭尋(不久)走裙致詞(對――說話)但(只是)贊(傳記結(jié)尾處的議論文字)曾(還、尚且)謝(道歉)借(即使假設(shè)借第令勿斬)比(等到比至陳)間控(拉開)惡(怎么)委池入出發(fā)舉征(征驗)夫或(有的人某人)進退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獄鄙再向(過去的以前的)師(軍隊取法)古今異義的雙音詞集錄絕境交通妻子無論前途(前面的路程)所以(――的方法――的原因)會計(聚會商議)往往經(jīng)綸(籌劃治理)親戚(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緣關(guān)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員古意:父母兄弟至親骨肉)南極(從南面到達某地)排空(沖向天空)卑鄙(低微而鄙俗)痛恨(痛心和遺憾)開張感激(感慨而激動)犧牲于是(介詞于和代詞是的連用)以為(把――作為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可以明年幾何(多少)(二)詞類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某些實詞臨時改變它原來所屬詞類的意義和功能,當(dāng)成另一類詞使用,這種現(xiàn)象叫“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一狼洞其中打洞婦撫兒乳喂奶名之者誰取名公將鼓之擊鼓置人所罾魚腹中用網(wǎng)捕狼不敢前上前愿為市鞍馬買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②名詞作狀語。如“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裝土石),表示運輸?shù)墓ぞ摺?/p>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樣狐鳴呼曰孔子?xùn)|游乃丹書帛曰北通巫峽,南極瀟湘亮躬耕于隴畝親自③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誠良的人。

溫故而知新舊的知識新的知識擇其善者而從之優(yōu)點長處親舊知其如此親戚朋友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堅固的盔甲銳利的武器百廢具興廢棄的事情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能力強與能力弱的人作奸犯科④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親賢臣,遠小人”中的“親”“遠”意為親近,疏遠。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長善于恢弘志士志氣發(fā)揚光大⑤動詞活用為名詞。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中的“出”“入”意為出產(chǎn)的東西,收入的東西。

猛浪若奔奔跑的馬屠懼,投以骨屠戶⑥意動用法。某些名詞、形容詞帶了賓語,語意含有“以……為……”,“認為……是……A.名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是什么例:父利其然也。

利:原為名詞,現(xiàn)做意動動詞,可譯為“認為這樣是有利的”B.形容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某種特征、特點。例:不恥下問認為――是恥辱一覽眾山小認為――都是渺小的固以怪之矣認為這樣很怪異⑦使動用法A.動詞的使動用法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使――惱怒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B.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無案牘之勞形使――勞累(三)一詞多義。

古漢語絕大多數(shù)是一字一詞,因此一詞多義實際上主要是一字多義。所謂“多義”,即既有本義又有引申義,比喻義等。

理解一詞多義要了解學(xué)習(xí)它們在古漢語中的多種意義,并要在具體語境中辨別確定其含義。初中常見文言實詞集錄安(1)形容詞,安定的、安逸的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2)形容詞,安穩(wěn)的、穩(wěn)定的如: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3)疑問代詞怎么如:安得廣廈千萬間(4)動詞養(yǎng)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把(。

4.求初一文言文的知識歸納

一、《傷仲永》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扳通“攀”,牽、引。

②.賢于材人遠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嘗識書具: “嘗”同“曾”,曾經(jīng)。

⑵.古今異義: ①.是:古義此,與“自”組合意為“自從”,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今為判斷詞。 ②.或:古義不定代詞,有的,eg:或以錢幣乞之;今義為或許。

③.文理:古義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觀者;今表示文章內(nèi)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⑶.一詞多義: ①.自:a.自己,eg:并自為其名;b.從,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②.聞:a.聽說,eg:余聞之也久;b.名聲,eg:不能稱前時之聞。 ③.其:a.這,eg:其詩以養(yǎng)父母;b.他的,eg:稍稍賓客其父。

④.并:a.連詞,并且,eg:并自為其名;b.副詞,全,都,eg: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⑤.名:a.名詞,名字,eg:并自為其名;b.動詞,說出,eg:不能名其一處也。

⑥.賓客:a.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eg:稍稍賓客其父;b.名詞,客人,eg: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⑦.就:a.動詞,完成,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b.動詞,從事,做,eg:蒙乃始就學(xué)。

⑧.然:a.代詞,這樣,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詞詞尾,……的樣子,eg:泯然眾人矣。 ⑨.于:a.介詞,此,eg:賢于材人遠也;b.介詞,在,eg:與廳事之東北角。

⑩.為:a.動詞,作為,eg:其讀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b.動詞,成為,eg:卒之為眾人。 ⑩.夫:a.指示代詞,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詞,丈夫,eg:夫起大呼。

⑷.詞語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著,動詞作狀語。) ②.父異焉(異,奇怪,形容詞作動詞。)

③.賓客其父(賓客,名詞作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動詞。) ⑤.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日,每天,作狀語;環(huán)謁,四處拜訪。)

⑸.重點詞語翻譯: ①.世隸耕(隸,屬于。) ②. 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③.稱前時之聞(稱,相當(dāng)。) ④.通悟:通達聰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guān)系,;收,聚、團結(jié)。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賢于材人:勝過有才能的人;賢,超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判斷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全局表判斷。)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務(wù)農(nóng)。 ②.省略句:a.不使學(xué)。

(即“不使之學(xué)”,省略賓語) 不讓方仲永學(xué)習(xí)。 b.令作詩。

(即“令其做詩”,省略賓語) 我叫方仲永作詩。 c.還自揚州。

(省略主語“我”) (我)從揚州回鄉(xiāng)。 d.受之天。

(“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同鄉(xiāng)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幣求仲永題詩。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與邑人,不使學(xué):(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縣里的人,不讓他學(xué)習(xí)。 ⑤.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詩以養(yǎng)其父母,收族為意: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結(jié)同宗族的人為內(nèi)容。 ⑦.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從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詩,他立即寫成。

⑧.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叫他做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跟以前聽說的相當(dāng)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那么,現(xiàn)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難道之成為普通人就完了嗎? 二、《木蘭詩》 ⑴.通假字: ①.對鏡帖花黃:“帖”通“貼”,粘,粘貼。 ②.出門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異義: ①.爺:古義指父親,eg:卷卷有爺名;今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 ②.走:古義為跑,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

③.但:古義為只,副詞,eg: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常用作轉(zhuǎn)折連詞。 ④.郭:古義為外城,eg:出郭相扶將;今僅用作姓氏。

⑶.一詞多義: 市:a.集市,eg:東市買鞍馬;b.買,eg:愿為市鞍馬。(名詞作動詞。

我愿意為此去買鞍馬。) 買:a.買(東西), eg:東市買駿馬;b.雇,租,eg:欲買舟而下。

⑷.詞語活用: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么。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勛十二轉(zhuǎn)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zhàn)馬。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⑷.重點詞語翻譯: ①.旦:早晨。

②.濺濺:流水聲。 ③. 胡騎:胡人的戰(zhàn)馬。

④.強,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將:扶持。 ⑦.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財物。

C.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省略句:愿為市鞍馬。(愿為‘此’市鞍馬”,“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愿意為此去買鞍馬。 ②. 倒裝句:問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裝。

賓語前置。) 問一聲閨女想的是什么? ③.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zhàn)場,跨越關(guān)山嶺(疾行)如飛。

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著鎧甲。將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出生入死,壯士(轉(zhuǎn)戰(zhàn))多年(凱旋而)歸來。

④.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對著窗戶,梳理著烏云般(美麗)的頭發(fā),對著鏡子(在前額)貼上花黃。 三、《孫權(quán)勸學(xué)》 ⑴.古今。

初中文言文的文體

1. 初中文言文,急

初中文言文文體匯總1.表,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特殊文體.在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zhàn)國時期統(tǒng)稱為“書”,如樂毅《報燕惠王書》、李斯《諫逐客書》,“書”是書信、意見書的總稱.到了漢代,這類文字被分成四個小類,即章、奏、表、議.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表》里說:“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可見,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統(tǒng)觀眾多表文,盡管具體內(nèi)容不同,但都離不開抒情手法的運用,因此,“動之以情”也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征.此外,這種文體還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開頭要說“臣某言”,結(jié)尾常有“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之類的話.2、志 古代文體一種 也是 記的意思.包括:一是山川景物 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二是以記事為主,他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nèi)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聞遺事,文藝隨筆 ,人物短論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另外,還有游志,是描寫旅游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岳陽樓記》等就是這種文體.銘:古代文體名,用于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與格言頗相似.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警句格言,不過前者比較長.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議論文.記:作為一種文體,又可以有游記和碑記(或銘記)的分別.游記是收在文集中的記敘游覽山川名勝活動、描寫景物、用來抒發(fā)感情.碑記雖也是一種敘述兼議論的文體,但它與游記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記敘文,有的夾有一點議論,更像散文.。

2. 初中語文常見文體知識

一、詩歌 我國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源于原始人的勞動呼聲,是一種有聲韻、有歌詠的文學(xué)。

古詩多四言,如《詩經(jīng)》,東漢魏晉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體和近體之分,“五四”有了新詩。

我國古代將合樂的詩歌稱為歌,將不合樂的詩歌稱為詩。無論合樂與否,都具有很強的音樂美。

詩歌按時代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新詩;按表達方式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內(nèi)容分為田園詩、山水詩、科學(xué)詩和詠物詩四類。1、古體詩 又稱“古詩”“古風(fēng)”,指唐以前(主要是漢魏)的詩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發(fā)展而來,不求對仗、平仄,用韻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樂府的形式創(chuàng)新題,稱新樂府,仍屬古體詩的范圍。

2、近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今體詩”“格律詩”,句數(shù)、字數(shù)、平仄、用韻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分律詩和絕句兩類。

3、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韻、平仄、句式、對仗上都有一定規(guī)格和要求。

全詩八句,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4、絕句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絕和七絕,四句一首,一般認為是“截律詩之半”而成。

5、楚辭 詩歌的一種體式,因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時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特點:熔匯大量神話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氣息;除抒情外,大用鋪陳的方法;句式比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詩 又稱“現(xiàn)代詩”,指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產(chǎn)生的新體詩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舊體詩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較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語的白話,便于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

新詩要求做到精練、押韻,大體整齊。7、歌行體 樂府民歌的一種體式。

歌是總名,鋪張本事而歌稱行,與“吟”“曲”“引”“嘆”“篇”“調(diào)”等均稱“樂府歌行體”,其間無嚴格區(qū)別。特點:①有固定的詞調(diào),而大多篇無定句,句無定字,以雜言為主,語多口盯悶語化,通俗生動;②音韻節(jié)奏上押韻比較自由,不講平仄、對仗;③表現(xiàn)手鏈則缺法:除比興外,多用排比鋪陳,敘事曲折淋漓,長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刻劃人物,塑造形象。

二、賦 本為一種文學(xué)的表現(xiàn)手法,為《詩經(jīng)》“六義”之一,漢代形成一種特定的體制。成為一種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講究鋪陳,重視詞藻、對偶、押韻的文體。

以鋪敘事物為主的是“大賦”,以抒情為主的叫“小賦”,接近于散文的稱“文賦”。它有別于今天的散文標題的“賦”,已不是鋪陳的字眼,而是“贊”“頌”意。

古人“辭”“賦”合稱,是因二者都體形靈活,篇幅長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為主棚辯,且允許有錯落參差;從風(fēng)格上看,都講究文采,多用鋪張手法。二者的區(qū)別是?quot;辭“在句中或結(jié)尾多用”兮“以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而”賦“則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韻文中夾雜完全不押韻的散文語句。

三、駢體文 是以雙句(即儷偶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與散文相對的一種韻文。最大特點是,全文用對偶句組成,構(gòu)成字數(shù)相等的上下聯(lián),句法結(jié)構(gòu)對稱,詞性、詞義相互合對。

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起于漢末,形成于魏晉,盛行于南北朝。

唐初仍沿習(xí)此,到韓、柳繼起后,這種文體才衰落。和韓、柳倡導(dǎo)的古文相比,古文講“氣勢”,駢文講“氣韻”;古文講通暢,駢文講含蓄;古文講古樸,駢文講典麗。

四、詞 古代適合合樂歌唱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新詩體,(即“倚聲填詞”)。又叫“曲子詞”“長短句”“樂府”等。

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的曲調(diào)名(曲牌),它規(guī)定了可供演唱的詞的音樂,也規(guī)定了作為歌詞的“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韻數(shù)、韻位等。大部分都分為片(段),“片”也叫“遍”或“闋”,是音樂唱完一遍的意思。

詞概括樂調(diào)長短,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慢詞)。詞遠在梁代時已有雛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五、小說 文學(xué)作品的一大樣式。通過描寫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廣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

中國小說淵源于古代神話傳說,經(jīng)歷了六朝志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76537怪、唐代傳奇、宋元話本、明清章回小說和“五四”現(xiàn)代小說的發(fā)展過程。按篇長短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按內(nèi)容不同分為社會小說、神話小說、歷史小說、科學(xué)小說和偵探小說。

1、志怪小說 指我國漢魏六朝的談鬼神怪異的一種舊小說。起源于古代神話和傳說。

如《搜神記》。2、軼事小說 用于記敘魏晉以來崇尚清談的知識分子的狂放傳聞和軼事是一種小說。

3、傳奇小說 是一種情節(jié)多奇、神異的古典小說。一般指唐、宋人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是元、明、清三代小說、戲劇作家吸取題材的寶庫。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4、話本小說 指宋元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語言把小說、講史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自己備忘或為傳授別人。

后成為小說的一種樣式,即話本小說。它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

(擬話本小說)5、章回小說 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一種樣式。是在講史、話本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分章敘事的小說。

特點是概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矛盾。

3. 初中常用實用文體有哪些

1)記敘文(較常用,比較簡單)

(1)、定義: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或狀物、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

(2)、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局。

2)小說

文學(xué)作品的一大樣式。通過描寫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廣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

3)散文(較常用,比較好用)

古代,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jīng)傳史書在內(nèi),概稱散文。現(xiàn)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文學(xué)體裁。

4)文言文

古代文體有哪幾種?

古代文體有論,銘,記,賦,表。

1、論是一種論文文體,按《韻術(shù)》:“論者,議也”?!墩衙魑倪x》所載:“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于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派塌老政論,則學(xué)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jīng)史之言,正其謬誤?!比纭读鶉摗?、《過秦論》等。

2、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來發(fā)展為一種文體,用來記述事實、功德的文字,述公記行、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塵升這種文體有用韻的特點。

3、古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抒發(fā)情懷抱負,闡述某些觀點。。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記"是一種古代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fā)作者感情和主張。

4、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衫和、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zhì)。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cè)重于寫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庾信的《哀江南賦》等。

5、“表”是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也是封建社會下臣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在古代,臣子寫給君王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統(tǒng)觀眾多表文,盡管具體內(nèi)容不同,但都離不開抒情手法的運用,因此,“動之以情”也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表

22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