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高中語文備課教案

高中語文備課教案

| 國渝

高中語文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為幫助大家學習方便,小編收集整理了高中語文備課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您,歡迎借鑒學習!

高中語文備課教案1

1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培養(yǎng)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2、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tài),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表現(xiàn)人物性格。

3、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2學情分析

我校地處郊區(qū),學生基礎較差,理解文意,掌握重點實詞、虛詞

3重點難點

1、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從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習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評論(0)教學目標

掌握文中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培養(yǎng)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評論(0)學時重點

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從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文言理解和翻譯的能力。

評論(0)學時難點

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tài),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表現(xiàn)人物性格。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荊軻刺秦王

二、導入新課

在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畫卷上,有一位人物,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詢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為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钡抉R遷卻為他立傳,并在《史記》結(jié)尾評價其“名垂后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他是誰?為什么前人對他會做出各種評價?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荊軻刺秦王》,去一感荊軻的俠士形象。

在正式進入課文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下這篇文章的出處。

1、簡介《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是戰(zhàn)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后經(jīng)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wèi)合一篇,中山一篇。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稇?zhàn)國策》的內(nèi)容,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勇于斗爭的行為?!稇?zhàn)國策》長于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背景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tǒng)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tǒng)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結(jié)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zhì)。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nèi)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lián)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生的。

三、整體感知及字詞解析:

(一)、解題并梳理文章脈絡

1.《荊軻刺秦王》這個標題是編者加上去的,你們覺得關鍵詞是哪一個?(“刺”)

2.本文圍繞著一個“刺”字,展開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jié),閱讀時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脈絡。

(一)刺之由:(“秦將王翦破趙──愿足下更慮之”)——故事開端。

(二)刺之備:(“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故事發(fā)展。

(三)刺之時:(“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故事。

(四)刺之果:(末段)——故事結(jié)局。

(二)、刺之由

1.字詞解析

①進兵北略地:向北

②則雖欲長侍足下:則,那么。雖,即使。足下,您,指荊軻,表對說話對象的尊稱。又如:《陳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③微太子言:如果沒有。又如:《岳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

④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這不僅是個省略句,還是個倒裝句,經(jīng)過調(diào)整后的語序是“秦王(以)千斤金,萬家邑購之”

⑤誠能得樊將軍首:果真。又如《陳涉世家》中:“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也表示假設關系。

⑦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窮:走投無路;困,處境困窘。今義,貧窮。古今異義。

(三)、刺之備

1.為行刺做了哪些準備?

“準備信物”、“準備利刃”、“配備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別”五個場面。

2.字詞解析

①皆為戮沒:讀wèi,被。

②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③而燕見陵之恥除矣:被

④將軍豈有意乎:是否

⑤既已,無可奈何:事已至此

⑥太子遲之:以……為遲

⑦仆所以留者:……的原因

4.2第二學時評論(0)教學目標

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評論(0)學時重點

學習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人物性格。

評論(0)學時難點

學習荊軻同情弱小和反抗的義俠精神;通過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學習習慣。

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荊軻刺秦王

一、整體感知及字詞解析

(一)、易水送別

1.朗讀文章第9段

要求讀準字音,學生常常將“太子和而歌”中的“和”讀成hé,應讀hè,解釋應和。

2.字詞解析

①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者”,定語后置的標志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來,表目的

③既祖:已經(jīng)

④又前而為歌曰:前,上前。為,wéi,作。

⑤發(fā)盡上指冠:向上

⑥于是荊軻就車而去:接近,登上

⑦終已不顧:回頭

3.概括這段文字所寫的內(nèi)容。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易水送別

4.朗讀時應讀出怎樣的感情?并中文中找到依據(jù)。

學生自由討論。

明確:悲、壯

“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意味著荊軻此去兇多吉少,可謂是生人做死別。形成一種凄驚悲愴的氛圍,使人預感到事有不測。我們的習作中常見的外貌描寫是“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十分漂亮,也不十分丑陋”,外貌描寫是為中心服務的,不是為了寫外貌而寫外貌。

“為變徵之聲”“復為慷慨羽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其中音樂由悲涼變?yōu)楸瘔?,低沉變?yōu)楦甙海秩颈瘔褮夥铡?/p>

“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生離死別變?yōu)橥饠硱鳌_@慷慨悲歌的場面,千百年來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湯蹈火、義無反顧!所要表現(xiàn)的是荊軻,為什么要寫送行的賓客?

正如《》中的“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寫觀眾的表情是為了突出人技藝高超。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只用一個動作就突出表現(xiàn)荊軻義無反顧的剛毅性格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5.有感情地誦讀第9段

(二)、厚遺蒙嘉

1.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第11-13段內(nèi)容。

厚遺蒙嘉

2.字詞解析

①持千金之資幣物:幣,(古義)禮品,泛指用作禮物的玉帛等物;(今義)貨幣

②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確實

③燕王拜送于庭:“拜送于庭”,狀語后置,即“于庭拜送”。

④使使以聞大王:使,派。使,使者。

⑤乃朝服:穿上上朝的禮服。

(三)、廷刺秦王

1.字詞解析

①以次進:按照

②秦武陽色變振恐:臉色

③群臣怪之:感到奇怪

④前為謝曰:為,wèi,為之,替(秦武陽)。謝,謝罪。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⑤圖窮而匕首見:窮,盡、完。見,通“現(xiàn)”,露。又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p>

⑥秦王還柱而走:跑

⑦箕踞以罵:箕,兩腳張開,如同簸箕。踞,蹲或坐。箕踞,以示輕蔑對方。又如《醉翁亭記》中的:“有亭翼然臨于泉上”。“翼”解釋為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2.第13段哪些字音重讀?并簡析原因。

學生稍作思考,點名回答。

明確:“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中的加點字重讀,獻圖時年十二就的秦武陽竟“色變振恐”,引起了眾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敗露,形勢非常危急。

“荊軻顧笑武陽”中的加點字重讀,在這猝然生變的節(jié)骨眼兒上,荊軻面不改色心不跳,幾句話,既遮掩了秦武陽失常的表情,又頌揚了秦王的威風,使秦君臣上下疑竇消除。再加上一“笑”一“顧”一“前”,沉著機智、鎮(zhèn)定自若,表明他的確具有超人的膽略和非凡的氣質(zhì),可謂神勇之人。

3.第14-16段要用什么樣的語速讀?

學生討論思考。

明確:14、15段讀荊軻的動作語速快,“取──奉──發(fā)──把──持──揕”,雙方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斗。讀毫無精神準備的秦王語速也要快,“驚──起──絕──拔──操──急”,慌得連劍也“不可立拔”。讀群臣語速慢,個個呆若木雞。霎時間,莊嚴的秦廷上,荊軻“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盡失其度”,最后竟出現(xiàn)“乃以手共搏之”的戲劇性場面。

16段眼看著秦王要成為荊軻的劍下之鬼,由于侍醫(yī)夏無且以藥囊投軻,荊軻反被秦王“斷其左股”,轉(zhuǎn)瞬之間由優(yōu)勢轉(zhuǎn)為劣勢,最后反“被八創(chuàng)”,完全失去戰(zhàn)斗力。這一部分語速急促,突出地渲染了千鈞一發(fā)的緊張形勢。

4.第17段哪些字音重讀?并簡析原因。

學生稍作思考,點名回答。

明確:“笑”、“罵”,繪形傳神,突出了荊軻的視死如歸和英雄虎膽。

(四)課后作業(yè):試總結(jié)荊軻這一人物形象。

高中語文備課教案2

《荷花淀》教案

學習目標:1、學習以簡潔傳神的對話和生動的細節(jié)刻畫人物的手法。

2、學習本文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理解“詩體小說”的特點。

3、學習白洋淀地區(qū)人民英勇抗日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學習重點: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感情的寫法。

學習難點:“詩體小說”特征的把握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課前預習:

1、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并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故事情節(jié)。

2、利用網(wǎng)絡,搜尋有關孫犁的材料和對他詩體小說特征的評價的相關資料,如有可能可作成簡單的POEERPOINT課件,便于課堂交流。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在優(yōu)美的《高山流水》樂曲聲中,徐徐展開白洋淀的風光圖片,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境界,使學生進入審美享受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搖曳荷葉飄香的季節(jié),我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在綿綿細雨聲中靜靜地離去了,享年90歲。巨星雖然隕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開得姹紫嫣紅,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靜靜地綻放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長廊中,幽幽地散發(fā)著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白洋淀,感受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發(fā)生在白洋淀里感人故事,學習白洋淀人民優(yōu)秀的品質(zhì),品味孫犁小說的獨特魅力。

二、整體感知,理清情節(jié)

1、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chuàng)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

2、文章情節(jié)發(fā)展可以分成三大部分,請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主要內(nèi)容。

A、(1—31)話別(開端)

B、(32—61)探夫遇敵(發(fā)展)

C、(62—84)助夫殺敵(、結(jié)局)

D、(85)學夫衛(wèi)國(尾聲)

三、品味語言,把握形象

1、從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刻畫的人物是誰?

——主要刻畫的是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群白洋淀婦女。

2、作者運用哪些手法是刻畫人物形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

——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的對話描寫。

3、分析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形象

A、分析“話別”的對話

1)、學生分角色朗讀“話別”的對話(一男、一女和一個旁白,讀第5節(jié)—23節(jié))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們對話的語氣和感情處理得是否合理,同時思考這一段對話反映了水生嫂怎樣豐富的內(nèi)心和她具備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

①、明確:“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表現(xiàn)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②、“他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qū)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xiàn)了水生嫂體貼、溫柔、機敏和穩(wěn)重的性格。

④、“你總是很積極的。”——(可以試用不同的語氣來讀,體會它內(nèi)在的意蘊)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于說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贊揚。

⑤、“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態(tài)度。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lián)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chǎn)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經(jīng)過水生的一番勸說,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里,而且能體諒家里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系,統(tǒng)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chǎn)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xiàn)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⑦、“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薄榱俗屨煞蚍判模杂X承擔任務。

⑧、“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xiàn)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

小結(jié):“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nóng)村婦女形象,為后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發(fā)展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剛才大家一起仔細咀嚼了倆的對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片的導演是如何處理的。(播放話別的錄象)

B、(播放探夫前的一段)討論分析四個女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A、“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p>

C、“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jù)點……”水生的女人說。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E、“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1)A、B、C、D四句話中,有兩句應是一個女人說的,是______兩句,為什么?

(2)這五句話表現(xiàn)了四個女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分別用機智伶俐、沉穩(wěn)謹慎、爽朗直率、忸怩含蓄來表示她們的性格,那么______爽朗直率,______忸怩含蓄,______機智伶俐,______沉穩(wěn)謹慎。

(3)女生齊讀這段對話,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4)小結(jié):這段簡短的對話,把她們羞澀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現(xiàn)出來了。魯迅說:“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寫對話的巧妙,以為并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僅使讀者看了人物對話,便好象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孫犁的這段對話寫得也很精彩,使人聞其聲如見其人,我們仿佛看到了白洋淀婦女那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淳樸、真摯的美好形象。

文中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還有,請大家課后再去仔細品味一下。

4、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也是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試舉一例進行討論。那么發(fā)揮行業(yè)田野狠毒艱苦月光花部分如同感,冒尖戶用途熱望去,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闭埨斫狻罢饎印焙汀八薄边@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討論明確:這是水生嫂聽到丈夫報名參軍之后出現(xiàn)的一個細節(jié)描寫。丈夫“明天”就要參軍到大部隊上去,的確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動,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我們不難想象,這時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復雜的:幾年的恩愛,家中生產(chǎn)生活兩副重擔,上前線前途莫測……但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很快地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這個動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xiàn),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5、結(jié)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A、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

B、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剛才我們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的品味,一起走近白洋淀婦女,請大家概括一下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白洋淀婦女的共同特征:

白洋淀婦女既有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解放區(qū)婦女的特點,他們勤勞善良,溫柔體貼,識大體、明大義,堅強勇敢。

六、咀嚼鑒賞,把握特征

六、咀嚼鑒賞,把握特征

一)體會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故事的開展離不開具體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描寫又分為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文章著重勾勒的是什么?——自然環(huán)境

1、文章景物描寫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們就著重挑選開頭一段分析。請大家合上文章,閉上眼睛,靜靜地聽,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看看這幾段文字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

2、這幾段文字描寫了什么?——描寫了月亮、院子、蘆葦、葦席、淀水、霧、風、荷香。

3、各種景物的特征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我們一起來看這段文字

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皎潔的月色,潔白的葦席,銀白的淀水,薄薄的透明的霧,(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想籠著輕紗的夢)、清風,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4、這些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

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和一些修飾語,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清新、恬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shù)境界,烘托出了水生嫂的勤勞淳樸。這里的夜景很美,生活很寧靜,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純美的藝術(shù)境界。

5、小結(jié):

1)選擇富有特色的、充滿詩情的景物——景物美

2)運用了清新雅致的、富有詩韻的語言——語言美

3)創(chuàng)設了恬靜安寧的、富有詩情的意境——意境美

二)、體會文章敘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本文是一篇取材于戰(zhàn)爭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槍戰(zhàn)為中心事件的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但是它與一般意義上的戰(zhàn)爭題材作品有何區(qū)別?(可從戰(zhàn)斗過程、戰(zhàn)斗場面、戰(zhàn)斗氛圍等角度分析)

——區(qū)別:它沒有具體描寫戰(zhàn)斗的過程,也沒有一般作品中的硝煙彌漫、槍林彈雨、血肉橫飛,而是把一場驚心動魄的伏擊戰(zhàn)安排在明媚如畫、清香四溢的荷花淀,戰(zhàn)斗場面寥寥幾筆,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主要寫了婦女們的切身感受和戰(zhàn)斗結(jié)束后興奮地打撈戰(zhàn)利品的鬧場面,把緊張激烈的場面寫得輕松而幽默,洋溢著人物詼諧的情調(diào)、歡樂的氣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茅盾說“他談笑從容的態(tài)度來描摹風云變幻的”——淡化了戰(zhàn)爭

因此,作者在敘述故事情節(jié)中有意淡化戰(zhàn)爭,使文章敘事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3、總結(jié):因此,《荷花淀》的藝術(shù)特色就是:(見網(wǎng)頁)

4、介紹孫犁和荷花淀派(見網(wǎng)頁)

孫犁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創(chuàng)作風格的呢?這與他的創(chuàng)作觀念有密切的聯(lián)系。他曾這樣說過:“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作品??吹降臉O致,我不愿意寫。這些東西,我體驗很深,可以說是鏤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寫?!?網(wǎng)頁)由此可見,孫犁先生終身追求的就是真善美的極致,他的藝術(shù)所極力表現(xiàn)的也是真善美的極致。這是由于這樣的創(chuàng)作觀念,所以《荷花淀》這篇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才能寫的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主義色彩,成為“詩體小說”的代表作。

關于“荷花淀派”(見網(wǎng)頁)

七、總結(jié)課文

戰(zhàn)爭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但孫犁只是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用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和生動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農(nóng)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文章寫景充滿事情、、詩情畫意,敘事充滿浪漫主義氣息。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篇文章,一起分析了以水生為代表的白洋淀婦女形象,并且初步欣賞了孫犁小說的藝術(shù)特色。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老師的教是為了達到不教”。因此,我們運用我們課堂所學的知識技能去學會自己賞析。那么,孫犁的作品還有許多,我們不能一一展示,請大家課后光臨省前中網(wǎng)站,到美麗的白洋淀,進一步走進孫犁,探究孫犁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

一)體會文章敘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1、本文篇取材于戰(zhàn)爭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槍戰(zhàn)為中心事件的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但是它與一般意義上的戰(zhàn)爭題材小說有何區(qū)別?(可聯(lián)系“松骨峰戰(zhàn)斗”)(學生速讀62—84,討論分析)

——區(qū)別:它沒有具體描寫戰(zhàn)爭中的硝煙彌漫、槍林彈雨、血肉橫飛,而是把一場驚心動魄的伏擊戰(zhàn)安排在明媚如畫、清香四溢的荷花淀,戰(zhàn)斗場面寥寥幾筆,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主要寫了婦女們的切身感受和戰(zhàn)斗結(jié)束后興奮地打撈戰(zhàn)利品的鬧場面,把緊張激烈的場面寫得輕松而幽默,洋溢著人物詼諧的情調(diào)、歡樂的氣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茅盾說“他談笑從容的態(tài)度來描摹風云變幻的”——淡化了戰(zhàn)爭

2、當伏擊戰(zhàn)結(jié)束后,水生說了一句“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后分子!”請問這些女人落后嗎?為什么?

——這是一句半開玩笑的話,水生一方面為女人們冒著生命危險來探望他們而感動,另一方面又覺得

2、環(huán)境描寫”是小說三要素之一,請找出本文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段落,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特點。

A、體會文章開頭(1—3節(jié))

1)老師讀,學生展開想象,思考這幾段文字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合上書本,閉上眼睛)

描寫了皎潔的月色,潔白的葦席,銀白的淀水,薄霧,清風,荷香。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由這些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請學生補充完整,并體會抽掉這些語句表達效果上有什么區(qū)別?

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和一些修飾語,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清新、恬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shù)境界,烘托出了水生嫂的勤勞淳樸。這里的夜景很美,生活很寧靜,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純美的藝術(shù)境界。

B、文章其他幾處的景物描寫是怎樣寫的呢?學生閱讀討論

探夫未遇途中的景物描寫:

1)、幾個女人羞紅著臉告辭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F(xiàn)在已經(jīng)快到晌午了,萬里無云,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只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景物:萬里無云,涼風習習,波光瀲滟

特征:開闊、明朗

2)、“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旁的水,嘩,嘩,嘩。順手從水里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里去。那菱角就又安安穩(wěn)穩(wěn)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陛p輕的動作,悠悠的水聲,安安穩(wěn)穩(wěn)的菱角。順手的一撈,大有南朝樂府《西洲曲》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的情味。不過這里弄的是菱角罷了。人們心境的悠閑,淀上的寧靜,生活的平和,詩一樣的境界,反襯下文敵船追趕的緊張,對比鮮明,這也許就是用“談笑從容”寫“風云變幻”吧。

小船奔向荷花淀,又有一段景物描寫:

“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吧?!?/p>

1)、修改: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去,那里有一望無邊際的大荷葉,有高挺的荷花箭。這段文字如果去掉“密密層層”、“高高”,就顯不出荷葉之多,之密,荷花箭之高挺,運用疊詞也增加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

修改: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碧綠的草坪。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婀娜多姿的少女。

小結(jié):原文運用明喻、暗喻的修辭手法,生動、逼真、傳神、富有寓意地寫出了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jù)地象銅墻鐵壁一樣,白洋淀的婦女即將成為勇敢的游擊戰(zhàn)士。

豐富的聯(lián)想,美好的形象,詩一般的語言,表現(xiàn)出同仇敵愾的斗志。那密密層層的大荷葉,使我們想起了水生這一批青年戰(zhàn)士;那粉色的荷花箭,使我們想起了水生嫂這一群青年婦女。又是用“談笑從容”寫“風云變幻”。迷人的景色中顯出了豪氣,這就是孫犁小說的藝術(shù)特色。

總結(jié):孫犁是現(xiàn)代作家,長期在冀中工作。他寫的許多小說、通訊、散文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艱苦的對敵斗爭。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清新俊逸,他的小說把寫景和抒情融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詩體小說”的特征:景物描寫充滿詩情畫意,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語言描寫清新雅麗,婉約流暢,富有詩歌的韻致

七、拓展提升,能力遷移

1、介紹“白洋淀”派

《荷花淀》發(fā)表后,在文學藝術(shù)界影響很大。有許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寫作技巧,并在藝術(shù)實踐中體現(xiàn)其風格,不久邊便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被稱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劉紹堂、從維熙、韓映山等?!昂苫ǖ砼伞钡淖髌罚话愣汲錆M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情節(jié)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節(jié)奏感,描寫逼真,心理刻劃細膩,抒情濃郁,富有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2、從《風云初記》里找出一段文字,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體小說”的特征

八、總結(jié)全文,深化主題

戰(zhàn)爭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但是孫犁只是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用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和生動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農(nóng)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他運用生動的比喻,朗朗上口的疊詞,進行景物描寫,使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在戰(zhàn)火硝煙中,之情、家國之情、人性的純美、品格的崇高,仿佛白洋淀的荷花一樣,清新美麗,永不凋謝。

白洋淀在河北保定地區(qū),淀中象小島一樣的園田和村莊星羅棋布,溝叉河道縱橫交錯。白洋淀水鄉(xiāng)風光四季怡人。淀上一望無際的蘆葦蕩,爭相斗艷的荷花,飛騰戲水的小鳥,以及蜿蜒蛇形的千里堤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幅絢麗的自然風景畫面。在抗日戰(zhàn)爭年代里,白洋淀地區(qū)屬于冀中抗日根據(jù)地,蘆構(gòu)橋事變后不久,國民黨放棄這一帶土地,倉皇南逃,當?shù)厝嗣裨獾搅巳毡镜蹏髁x鐵蹄的蹂躪。在共產(chǎn)黨和八路軍的領導下,白洋淀人民積極投入了偉大的民族革命崐戰(zhàn)爭。該地軍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事跡。

九、布置作業(yè),鞏固目標

片段練習:要求圍繞一個主題,寫一段人物對話,要突出人物個性

《荷花淀》教案

一、導入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1分鐘)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搖曳荷葉飄香的季節(jié),我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在綿綿細雨聲中靜靜地離去了,享年90歲。巨星雖然隕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開得姹紫嫣紅,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亭亭玉立的荷花,靜靜地綻放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長廊中,幽幽地散發(fā)著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荷花淀,感受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發(fā)生在荷花淀里感人故事,學習白洋淀人民優(yōu)秀的品質(zhì),品味孫犁小說的獨特魅力。

二、出示目標,明確任務(1分鐘)

本堂課的學習任務是:(出示目標)(學生讀)

三、了解背景(2分)

這篇文章寫得是發(fā)生在荷花淀里的故事,(請學生朗讀相關背景)

四、整體感知,理清情節(jié)(5分鐘)

小說有三要素,分別是: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其中,人物是關鍵,那么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

——是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群白洋淀婦女。

1、請用自己的語言以水生嫂或婦女們?yōu)殛愂龅膶ο螅喴攀霰疚牡墓适虑楣?jié)(先在自己座位上說,時間1分鐘,然后我們請同學起來概述)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chuàng)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

2、文章情節(jié)發(fā)展可以分成四大部分,請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主要內(nèi)容。

A、(1—31)話別(開端)

B、(32—61)探夫遇敵(發(fā)展)

C、(62—84)助夫殺敵(、結(jié)局)

D、(85)學夫衛(wèi)國(尾聲)

本文主要刻畫了一群白洋淀婦女,寫出了她們的成長經(jīng)歷,歌頌了白洋淀人民抗日的愛國熱忱。

三、品味語言,把握形象(15分鐘)

1、作者運用哪些手法是刻畫人物形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

——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的對話描寫。

4、分析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形象

A、分析“話別”的對話

1)、學生分角色朗讀“話別”的對話(一男、一女和一個旁白,讀第5節(jié)—23節(jié))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們對話的語氣和感情處理得是否合理,同時思考這一段對話反映了水生嫂怎樣豐富的內(nèi)心和她具備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

①、明確:“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表現(xiàn)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②、“他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qū)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xiàn)了水生嫂體貼、溫柔、機敏和穩(wěn)重的性格。

④、“你總是很積極的?!薄?可以試用不同的語氣來讀,體會它內(nèi)在的意蘊)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于說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贊揚。

⑤、“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態(tài)度。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lián)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chǎn)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薄?jīng)過水生的一番勸說,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里,而且能體諒家里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系,統(tǒng)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chǎn)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xiàn)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⑦、“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⑧、“嗯?!薄膭钇拮诱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xiàn)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

小結(jié):“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nóng)村婦女形象,為后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發(fā)展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這一段對話中,除了語言描寫外,還用了什么描寫?一編葦席技藝十分嫻熟的水生嫂為什么會被葦湄子劃破手的,她為什么要“吮”呢?這反映了她怎樣的性格?

——因為她得知丈夫要去參軍,內(nèi)心十分擔心、恐慌,所以一不留神,她借助“吮”這個動作來掩飾她內(nèi)心的不安,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xiàn),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2)剛才大家一起仔細咀嚼了倆的對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片的導演是如何處理的。(播放話別的錄象)電視中演員非常細膩地表現(xiàn)出了人物的性格。

B、(播放探夫前的一段)討論分析四個女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A、“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p>

B、“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p>

C、“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jù)點……”水生的女人說。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E、“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1)A、B、C、D四句話中,有兩句應是一個女人說的,是______兩句,為什么?

(2)這五句話表現(xiàn)了四個女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分別用機智伶俐、沉穩(wěn)謹慎、爽朗直率、忸怩含蓄來表示她們的性格,那么______爽朗直率,______忸怩含蓄,______機智伶俐,______沉穩(wěn)謹慎。

(3)女生齊讀這段對話,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4)小結(jié):這段簡短的對話,把她們羞澀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現(xiàn)出來了。魯迅說:“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寫對話的巧妙,以為并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僅使讀者看了人物對話,便好象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孫犁的這段對話寫得也很精彩,使人聞其聲如見其人,我們仿佛看到了白洋淀婦女那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淳樸、真摯的美好形象。

文中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還有,請大家課后再去仔細品味一下。

4、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也是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試舉一例進行討論。那么發(fā)揮行業(yè)田野狠毒艱苦月光花部分如同感,冒尖戶用途熱望去,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請理解“震動”和“吮”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討論明確:這是水生嫂聽到丈夫報名參軍之后出現(xiàn)的一個細節(jié)描寫。丈夫“明天”就要參軍到大部隊上去,的確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動,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我們不難想象,這時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復雜的:幾年的恩愛,家中生產(chǎn)生活兩副重擔,上前線前途莫測……但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很快地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這個動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xiàn),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7、結(jié)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C、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

D、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8、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剛才我們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的品味,一起走近白洋淀婦女,請大家概括一下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白洋淀婦女的共同特征:

白洋淀婦女既有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解放區(qū)婦女的特點,他們勤勞善良,溫柔體貼,識大體、明大義,堅強勇敢。

高中語文備課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為賦”,駢散結(jié)合的形式特點,鑒賞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

2.了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tǒng)手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了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yōu)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2.培養(yǎng)對精晶詩文的整體把握能力,能知人論世領悟文旨,理通思路,賞析表現(xiàn)手法,辨別高下優(yōu)劣。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對象特征

高一的學生,經(jīng)過多年的文言文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能夠基本閱讀淺顯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鑒賞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強調(diào)文言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較多,對文言文整體閱讀和感悟的較少,學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語言知識的積累,缺乏對文言文,尤其是優(yōu)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認知和情感體悟,因而對文言文的學習,顯得興趣不濃或?qū)W習效果不佳。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的知識。

2、把握文中蘇軾情感變化的過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以及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寄寓的悲憤苦悶的復雜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4、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人生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學生思考:蘇軾在游赤壁時心情是如何變化的?(請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找出表現(xiàn)情感變化的相關詞語。)

板書:飲酒樂甚→愀然→喜而笑

(樂 )—→(悲)—→(樂)

2.理清思路,請同學試概括本文行文內(nèi)容。(投影)

1段:寫赤壁夜游之樂。

2段:寫飲酒放歌之樂引出客人悲涼的簫聲。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暫之感。

4段:蘇子超然于世的情懷。

5段:客轉(zhuǎn)悲為喜,主客暢飲。

二、指導誦讀:

1、這篇課文體裁為文賦,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的特質(zhì)與情韻,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誦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中的押韻和形式中的對偶句。

先請同學們聽示范朗讀,對照以下押韻字和換韻情況,自己跟著低聲吟誦。

第一段 間,天,然,仙

第二段 槳,光,方;   慕,訴,縷,婦

第三段 稀,飛,詩;昌,蒼,郎;東,空,雄;鹿,屬,栗;窮,終,風

第四段 往,長; 瞬,盡; 主,取;月,色,竭,適

第五段 酌,藉,白

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字聽起來并不押韻,這是由于語音隨著語言的發(fā)展演變而發(fā)生變化的緣故,在蘇軾創(chuàng)作的北宋時期,它們都是押韻的。

(說明:通過聽示范誦讀,自己自由誦讀,初步疏通字詞,掃清字詞障礙;同時通過用韻情況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賦的一般特點;在了解文賦的特點基礎上,有助于把握誦讀過程中的快慢停頓等節(jié)奏,有助于進一步體會駢散結(jié)合的語言特點。通過幾次誦讀,學生基本被文本體現(xiàn)的美妙情境所吸引,進入文本營造的特定語境。進入文本,才能進一步賞析和感悟文本。)

2、初步明確朗讀的情感基調(diào)

“樂”的部分要讀得輕松愉悅;

“悲”的部分要讀得悲涼激昂;

“喜”的部分要讀得曠達灑脫。

3、聽錄音朗讀或教師范讀。生齊讀。

三、賞析評價

1.學生齊讀第一段,教師提問,學生思考。

(1)本段蘇子的心情怎么樣?

明確:樂甚

(2)為何而樂呢?

明確:美景、暢飲、友情……

(3)本段景物描寫勝似仙境,請同學們試描述一下月夜秋景圖,并思考有何作用?

學生描述……

總結(jié):月夜秋景圖: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著江面,清風徐徐吹拂著,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在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

作用:蘇軾這寥寥幾筆,描述出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游的逸興。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悅的心緒,又為后文對“水”、“月 ”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4)詩人在欣賞月夜美景中情不自已,朗誦起詩詞來。為什么蘇軾在船中朗誦“明月之詩”里的“窈窕之章”?

教師補充(幻燈片投影)《詩經(jīng)·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① 注釋:

皎:皎潔光明。 佼(jiǎo):姣之借。 佼人:美人。 僚:美麗。

舒:舒緩輕盈的樣子?!●杭m(jiǎo):形容女子的體態(tài)窈窕的樣子。

勞心:思念。懰(liǔ):音劉,嫵媚。

慅(sao):音騷,心神不安。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紹:形容女子風姿綽絕。

② 譯文:

多么皎潔的月光,照見你嬌美的臉龐,你嫻雅苗條的倩影,牽動我深情的愁腸!

多么素凈的月光,照見你嫵媚的臉龐.你嫻雅婀娜的倩影,牽動我紛亂的愁腸!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見你亮麗的臉龐,你嫻雅輕盈的倩影,牽動我焦盼的愁腸!

③內(nèi)容賞析:《月出》是陳國的民歌,是一首情詩。詩人在月下遇到一個美麗的女子,因為愛她,于是就悄然心憂了。此詩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興,第二、三句寫美人,末句寫詩人自己不寧靜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輪圓月灑著皎潔的銀輝,這夜色顯得格外的美麗。這是寫景,也是寫情。因為自古以來,人們就把月光作為美好愿望的象征,無數(shù)次地贊美她,謳歌她,并給她編造了許多美好的神話故事,花嬋娟,月嬋娟,都是人們對所愛景物的美稱。這句交待了詩人活動的背景,是在一個月光明麗的夜晚,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誘惑力,容易使人對景生情,生發(fā)出許多美好的聯(lián)想。同時,結(jié)合下句,這句又有著比興的作用,以月光的美來比喻所愛人的美,是很恰貼的?!百肆刨狻?,“佼”,猶姣,美好之意?!百恕保廊??!傲拧保q嫽,嬌美貌。這時,在詩人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嬌美的女子,引起他無限的愛慕和情思。天上有著皎潔的月光,地上有著嬌美的女子,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圓,天愜人意,怎能不令這多情的詩人蕩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隨口贊道:真美啊,這月光下的女子。“舒窈糾兮”,“舒”本作遲緩、徐徐解,此處則指女子舉止的舒緩安閑?!榜杭m”,與第二間的“憂受”,第三章的“夭紹”,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時身材的曲線美,寫女子的舉止從容,體態(tài)苗條。這句寫詩人仔細端詳女子時的感覺。在月光下,她不但顯得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條、秀美,真讓人神顛魄蕩。這只是寫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還有一種氣質(zhì)美,她舉止舒緩,雍容大方,性情安靜,而這氣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標準反映在外層,總是以曲線的細長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等,就足以說明這點。而在內(nèi)質(zhì)上,則注重靜穆和閑緩,所謂“淑女”,就包括她的舉止在內(nèi)。這首詩刻劃的這位女子,說明了詩人也是以此為審美標準的?!皠谛那馁狻?,“勞心”即憂心。“悄”,與第二章的“慅”,第三章的“慘”,都是形容憂愁不安的樣子。此句是詩人自言其心情的煩悶。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舉止,使得詩人一見鐘情,而又無從表白,因而生發(fā)出無限的憂愁和感慨。愛美是人的天性,盡管那女子沒有絲毫的覺察和反應,但詩人已經(jīng)為之傾倒了,而這正說明了詩人的癡情和愛的深沉?!蛾P雎》里所寫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與此時此刻詩人心情是一樣的。

這首詩的景色描寫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柔美的月光本身就有無限的情意,而讓它作為背景來襯托,則女子的倩影愈發(fā)顯得秀美。同時,月光朦朧下,一個線條優(yōu)美的女子在緩緩起步,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有一種朦朧美的韻味。所以,這一景色很富有畫意,而畫意又滲透了無限的詩情,把寫景和抒情水乳交融在了一起。另外,人物形象只有兩個,詩人愈揚婦子,則愈抑自己。把女子寫得愈姣美,則自己愈覺得求之不得,難以攀比,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憂心愈重。這也是一種比照的手法。通過刻劃“佼人”的美比照出詩人自己的癡情心理,讓人覺得情之所發(fā),合乎自然之理。

學生作答……

明確:時間上: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圓之夜,吟明月之詩為了召喚月亮出現(xiàn),而月亮似乎聽到蘇子的呼喚聲:“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一輪明月冉冉升起了。 內(nèi)容上:《月出》詩寫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嬌好容貌和幽閑體態(tài),引起感情上愛慕和煩悶不安。這與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內(nèi)容是有聯(lián)系的,所以吟此詩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5)作者緊接著描繪“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芭腔病币辉~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何在?請同學們談談。

學生思考作答……

明確:月亮從東山后面露出了臉,到斗宿和牛宿之間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寫出月亮不易察覺的緩緩移動,以及對游人的依依眷戀和脈脈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時愉悅的感受。

(6)在這個月光如水、氣候宜人的夜晚,作者泛舟于浩瀚無邊的江上,用了哪兩個字表現(xiàn)泛舟時的情景?品味這兩個字,作者的感受是怎樣的?

學生分組討論……

明確:“縱”、“凌”。作者丟掉了平日的顧慮重重,任由小船在江上漂泊,也是隨自己心靈壓力的一種釋放。“縱”,把一葉扁舟在長江上順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隨江勢漂流的情景描繪得生動、逼真,同時也寫出了作者在船上隨江而行的激動和輕松的心情。 “凌”,既是客觀的描述,寫出了小船在萬頃無邊的水面上騰越前進,也寫出了作者當時激越壯美的心情。

2.學生讀第二段并思考:

(1)客由樂而悲,悲又從何而來呢?

明確:主要由客人的洞簫聲引發(fā)的。聯(lián)系二三段內(nèi)容及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從歌聲中來 (政治失意)

從簫聲中來 (簫聲幽怨)

從歷史人物中來 (人生無常)

從個人境遇中來 (生命短暫)

(2)如何寫簫聲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流淚?!拔栌闹譂擈?,泣孤舟之嫠婦?!边\用夸張性比喻,從側(cè)面寫出了簫聲攝人心魄的感染力,也為蘇子“愀然”發(fā)問創(chuàng)設了氣氛。

(3)這種借音樂來抒寫一腔憂思哀緒的寫法,我們還在哪篇課文學過?

明確: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寫愁情。

經(jīng)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zhuǎn)化,完成了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zhuǎn),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4)文中“美人”指什么?作者遠隔千里,被貶黃州怎么還惦記仕途呢?大家交流一下。

明確:①古人用美人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②說明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依然堅持對生活的執(zhí)著態(tài)度,堅持對朝廷政事的關心,而不甘心沉淪。受到儒家思想經(jīng)世致用的影響,作者身在千里,心憂天下的一種責任感的體現(xiàn)。

總結(jié):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簫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zhuǎn)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朗讀課文

二、繼續(xù)賞析評價

1、學生分組分角色朗讀第三段。

(1)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那么,“客人”之悲來自哪幾方面?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學生討論作答)

明確:對比。一是由歷的英雄人物(曹操、周瑜)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二是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三是要擺脫現(xiàn)實處境(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 卻“知不可乎驟得”。賦寫“客人”的生悲之因,實為下文寫蘇子的開導之詞蓄勢。

總結(jié):客的回答重復了一個前代人重復的永恒主題:感慨人生苦短。這就留給了我們一個悲觀者的形象。表現(xiàn)了一種消極的社會觀點以及虛無主義的思想。對封建文人士大夫而言,當政治上失意或生活上遭受挫折的時候,往往陷入迷茫與苦悶。這其實也是蘇軾貶謫黃州時思想感情的一個側(cè)面。

2、學生齊讀第四段并思考。

(1)針對“客”所發(fā)出的人生悲嘆,蘇子是如何說服“客”的? (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蘇軾關于水、月、人“變與不變”的詞句,并深入理解。)

明確:從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上的月亮說起。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江水不舍晝夜地滔滔流去,作為一段江水,確乎從這里消失了,而作為整個江水,則始終綿延不絕,因此可以說“未嘗往也”。

月亮有時圓滿,有時缺損,周而復始,始終無所增減。

(2)由此得出什么道理?

明確:變與不變,無論是宇宙還是人生,都是相對的。如果從變的角度來看,人生百年,天長地久,其實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常態(tài);如果從不變的角度來看,萬物無窮無盡,人生也一樣綿延不息。

(3)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觀?如何評價?

明確:這是一種辯證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這種宇宙觀表現(xiàn)了詩人對政治迫害的的蔑視,對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堅持;表現(xiàn)了他在身處逆境時候的一種豁達、開朗、樂觀、自信;也表現(xiàn)了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包含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安慰。

(4)那么詩人主張從什么地方尋求安慰呢?

明確: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非但不必因為“吾生之須臾”而羨“長江之無窮”,而是要使“無窮”的萬事萬物為“吾生”所享有。

3、分析第五段。

(1)結(jié)尾段主客感情如何?請找出相關語句分析。

明確:“喜而笑”、“相與枕藉”?!翱汀毙膼傉\服。主客心情分外欣慰和輕松。

(2)本段寫酒后一片狼藉,主客相與枕藉乎舟中,有何作用?

明確:呼應開頭,如“舟中”呼應“泛舟”,“東方之既白”呼應“月出東山”,結(jié)構(gòu)渾然一體。

用“杯盤狼藉”的雜亂形象來反襯內(nèi)心世界的舒坦、寧靜。 這時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達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輕松娛悅了。

布置作業(yè):完成同步訓練

第三課時

一、字詞知識歸納

1、通假字:

①舉酒屬客 屬——囑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馮——憑

③山川相繆 繆——繚

④舉匏樽以相屬 屬——囑

2、活用詞:

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動用法)

②順流而東也 東:東去(名作動)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以……為伴侶,以……為朋友(意動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萬頃之茫然 (定語后置)

②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 (謂語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羨乎! (賓語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判斷句)

4、成語:

遺世獨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橫槊賦詩、一世之雄、滄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盤狼藉

二、檢查背誦

三、寫作特色

1、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jié)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chuàng)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寓著人生哲理的藝術(shù)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那種詩的特質(zhì)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diào),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xiàn)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優(yōu)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語言特色:

文中有許多描寫,生動形象。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睂⒊橄蠖灰鬃矫穆?、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四、延伸閱讀

江城子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考:本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簡析:這首詞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詞的上闕敘事,下闕抒情,氣勢雄豪,淋淳酣暢。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后轉(zhuǎn)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過片以后,敘述獵后開懷暢飲,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起衛(wèi)國守邊的重任。結(jié)尾直抒胸臆,抒發(fā)殺敵報國的豪情:總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滿月一樣,射掉那貪殘成性的“天狼星”,將西北邊境上的敵人統(tǒng)統(tǒng)一掃而光。

后赤壁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p>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羿嫖?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林西仲所說:“若無前篇,不見后篇之妙;若無后篇,不見前篇之佳。”前后《赤壁賦》被認為是蘇軾散文中的“雙璧”。

請同學們閱讀比較前后《赤壁賦》在內(nèi)容、體裁、情感和寫作特點等方面比較有何不同。

五、作業(yè)布置

1.據(jù)你對蘇軾的了解,對“蘇東坡穿越千年的時空,向我走來”一句話加以擴展。(不少于30字)

(1)(在句首擴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句尾擴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系海南百姓的囑托,帶著文章太守的英氣,蘇東坡穿越千年的時空,向我走來。

(2)蘇東坡穿越千年的時空,向我走來,向你走來,向無數(shù)熱愛他的讀者走來,讓我們感受到什么是胸襟,什么是氣度,什么是才華。

2.校要舉辦一場詩歌朗誦會,請你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風格為主持人寫兩段串聯(lián)詞,將下面三首詩詞串聯(lián)起來。要求銜接自然,簡明得體,每段不超過50字。

第一首詩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朗誦結(jié)束,串聯(lián)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聽詩人徐志摩的深情告白《再別康橋》。朗誦結(jié)束后,串聯(lián)詞(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來,請欣賞配樂詩朗誦戴望舒《雨巷》。

答案:(1)離開“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古戰(zhàn)場,穿越歷史的煙云,我們來到了充滿異域風情的康河河畔。

(2)揮一揮手,告別柔美、靜謐的康橋。讓我們走進江南煙雨中的石巷,去邂逅一位結(jié)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3.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甚至是世界文化的偉人,而他的人生際遇也許正是他成為偉人的催化劑。生活在今天,真的應該慶幸!我們不必再遭受流放、戰(zhàn)亂之苦,不必再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也不必再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貧寒。但是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打擊,面對失意苦難,我們該如何做?我們又該如何實現(xiàn)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的人生價值?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的問題。請以“挫折”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高中語文備課教案4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相關文言常識;

2.學習敘議結(jié)合、因事說理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課文主旨,借鑒古人智慧。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方法】

誦讀法、串講法、討論法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以前學過的文言游記導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游記。

(師生共同回憶。)

“記”是一種文體,游記的共同點是抓住景物特點,表現(xiàn)山水之美。有人曾將游記比作“紙上山水”。

2.介紹王安石。

(師生共同回憶。)

3.相關背景。

《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后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

4.相關山水資料。

(1)褒禪山與慧空禪院

褒禪山舊名華山,今稱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內(nèi),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對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頂東面稍高,其余處則平而長。現(xiàn)在除羅漢洞外皆湮沒無聞,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當?shù)剞r(nóng)民在清理塔基時,發(fā)現(xiàn)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內(nèi)有不少“開元通寶”銅錢,可見這座塔確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為褒山寺舊址,即王安石所謂“慧空禪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絕。前殿匾額題有“褒山禪寺”四個鎦金大字。當時的褒山禪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愛的游憩處。今天這些碑刻已蕩然無存。

(2)華陽山與前洞

從褒山寺向東行三里即達華陽山,舊名蘭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對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緩,兩側(cè)幾乎等高,山頂平而長。華陽山下有一洞,當?shù)厝私腥A陽洞,亦稱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曠”,因而引起一些爭論:有人認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則認為“其下”是指洞下,其實洞口與山腳齊,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曠就是山下平曠。

(3)馬山與后洞

華陽山上有三個洞,下面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為天洞,左上方為后洞。后洞距前洞約五十米,狀似石罅,淺而窄,人縮身以入,匍伏約二米即達盡頭,與王安石所記的后洞毫無共同之處。景色稍勝的是天洞,洞口為一陡坡,有巨石當洞口,口徑極小,洞內(nèi)高約三米,西上方為一大裂縫,從頂端透進亮光,當?shù)厝朔Q一線天。進洞約五米,又有石壁擋道,中有一孔,徑約一尺許,鉆進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鐘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氣逼人、陰森恐怖。馬山北洞在前洞的東北五里處,與王安石所說的“后洞”距離、方位皆相同;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處偏僻,人跡罕至;北洞的形狀、景色與王安石所記的后洞相吻合。這洞也非常深邃?,F(xiàn)在只能前進到洞內(nèi)的二百多米處。洞內(nèi)石壁有多處石刻,因長年腐蝕,多不可辨。所以我們認為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學生聽課文朗讀,正音正字。

6.學生朗讀課文,疏通字詞。

7.學生默讀課文,借助注釋,初知文意。

8.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明確:這是一篇記述與議論相結(jié)合的散文,與一般游記不同,獨具特色。本文雖以游記命題,但所寫重點卻不在于記游,而在于寫作者在游覽中的心得和體會。

第1段,從篇首至“蓋音謬也”,記述褒禪山命名的由來;

第2段,從“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至“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記敘游覽褒禪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從“于是余有嘆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寫未能深入華山后洞所產(chǎn)生的感想和體會;

第4段,從“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寫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聯(lián)想;

第5段,從“四人者”至篇末,記同游者姓名和寫作時間。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極夫游之樂”生發(fā)出“盡吾志”的觀點,又由“仆碑”生發(fā)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lián)系嗎?

明確:作者游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游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jié)論。然后將這次游山而未能“極夫游之樂”的教訓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后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jié)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lián)系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作者強調(diào)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布局方式是恰當?shù)?,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觀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lián)系。)

2.最后一段補敘同游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等,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這是寫游記常用的格式。

這種格式的好處在于:(1)古代游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xiàn)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記游蹤時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2)這樣寫可以節(jié)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3.討論: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觀點。

4.寫作特點。

明確:

(1)因事說理,敘議結(jié)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游的內(nèi)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jù)。文章以記游的內(nèi)容為喻,生發(fā)議論,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發(fā),使完美的表現(xiàn)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和諧統(tǒng)一。

文章前面記游山,后面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結(jié)合得緊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應,結(jié)構(gòu)嚴謹,行文縝密。文中的記游內(nèi)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jù);議論是記游內(nèi)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記游處處從后面的議論落筆,為議論作鋪墊;后面的議論又處處緊扣前面的記游,賦予記游內(nèi)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敘和議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于闡述要“有志”“盡吾志”的觀點,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觀點,因此,文章的選材、詳略無一不經(jīng)過精心裁定,緊扣這兩個觀點。記游部分就寫景來看似乎平淡無奇,實際上是深思熟慮、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從略;第二段記游華山洞經(jīng)過從詳。前者又詳記仆碑文字,其余從略;后者又記前洞和后洞概況從略,記游后洞經(jīng)過頗詳。記前洞和后洞概況,又前洞略,后洞詳;記游后洞,又寫經(jīng)過略,補敘經(jīng)過、寫心情之“悔”詳。議論部分對應記敘部分,也有側(cè)重。議游華山洞的心得甚詳,借仆碑抒發(fā)感慨從略。議游華山洞的心得,又議“志”較詳,議“力”“物”從略。

(3)文筆簡潔,語言凝練

本文的記游部分,除為說理之外,沒有多余的文字;議論部分,說理充分而有節(jié)制,沒有無用的筆墨。全篇行文嚴謹,用墨極為簡省,語言精要得當,以致文字難以增刪改換。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都是平實而深刻、言簡而意豐的警句。

四、梳理積累

1.一詞多義。

(1)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詞,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詞,于是)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兵乃出(副詞,才)

(2)道

有碑仆道(名詞,路、道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名詞,道理)

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詞,主張)

何可勝道也哉(動詞,說、講)

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方法)

(3)蓋

日初出大如車蓋(名詞,車蓋)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動詞,超過,勝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助詞,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名詞,文字)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詞,紋理)

屬予作文以記之(名詞,文章)

文過飾非(動詞,掩飾)

(5)然

至于,理固宜然(代詞,如此,這樣)

吳廣以為然(形容詞,對、正確)

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連詞,表轉(zhuǎn)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詞,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稱代詞;可以作指示代詞(這,那)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第三人稱代詞,它)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則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指示代詞,指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詞,譯作“這”)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詞,譯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詞

A.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B.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謂乎!

C.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其可怪也與

③固定用法“何其”,譯作“多么”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2.通假字。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3.詞類活用。

始舍于其址(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禪(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有泉側(cè)出(名詞作狀語,在一側(cè))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窮也(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頭)

而其見愈奇(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

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隨”后省略“之”)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以”后省略“之”)

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

(2)狀語后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jié)構(gòu)往往放在動詞后面,表示地點,時間,比較等意義。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狀語修飾限定動詞“觀”,“對天地……”)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狀語修飾限定動詞“舍”,“在……”)

請辭于軍(“于軍”作狀語限定動詞“辭”的對象,“向軍隊”)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于藍”表示“比藍……”表比較)

皆斷頭注槊上,植(于)市門外(“(于)市門外”表示“在市門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3)定語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語之后。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利”“強”作為中心語“爪牙”“筋骨”的定語,后置)

求人可使報秦者“可使報秦”作為中心語“人”的賓語,后置)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數(shù)量詞“一雙”作為“白璧”的定語,后置)

(4)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嗎)

何可勝道也哉(哪里……呢)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這就是……的緣故)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并掌握相關文言知識;

2.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筆譯全文。

附:板書設計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游記──重在感悟

高中語文備課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文章破立結(jié)合的論證方式以及因果論證、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在寫作上有所借鑒。

2、方法過程目標:深入理解“拿來主義”的內(nèi)涵并與時代結(jié)合。

3、情感目標:如何培養(yǎng)潛力以及思維品質(zhì)教師引導,師生共同交流、探討。

教學重點

學習并掌握文章破立結(jié)合的論證方式以及比喻論證的方法。

深入理解"拿來主義"的內(nèi)涵。

教學設計與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昨日公開課抽簽,我很幸運的抽中了高一一班,因為你們是四個班中秀的,能和優(yōu)秀的人共事是一件快樂的事。帶著這種好情緒我們一齊來聽一首歌曲。

哪位同學明白這首歌曲的源自那部電影——《KONGFU PANDA》。

這是好萊塢夢工廠制作的動畫大片,資料大致是,笨手笨腳胖乎乎的熊貓阿寶練就神奇中國功夫,打敗大反派作惡多端、忘恩負義的黑道老大雪豹。第二部從5月28日零時全球公映,一票難求。

電影里中國文化的元素隨處可見:功夫——中國國粹,熊貓——中國國寶。

正因為如此,從第一部《功夫熊貓》上映起就有許多人要求抵制,理由如下:

A、美國的熊貓眼睛是綠色的,讓人感覺邪惡,真正大熊貓的眼睛是黑色的,美國為什么用綠色的,大家自己琢磨琢磨。

B、美國大熊貓的爸爸居然是只鴨子,毫無緣由,但這只鴨子分明和美國動畫片唐老鴨有幾分相像,對于以前沒有了解大熊貓故事的孩子來說,很容易留下中國大熊貓有一個美國唐老鴨爸爸的印象。

更有甚者,藝術(shù)家趙半狄打著橫幅“不允許好萊塢在中國撈金”來到國家電影局呼吁抵制《功夫熊貓》咱們班上的狀況怎樣

我們來現(xiàn)場做一個調(diào)查,咱們?nèi)嘤卸嗌偃?/p>

你會去電影院或在家中觀看《功夫熊貓2》

其實上世紀三十年代,魯迅就給出了答案。我們先來學習這篇課文,然之后回答這個問題。

二、主旨探尋:

(一)整體把握

1、哪個同學談談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

用這個格式來回答:反對提倡

反對送去主義,提倡拿來主義。

2、魯迅所談的“拿來主義”是針對什么而談的從外國“拿”什么呢

“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卒章顯志,魯迅是從建設新文藝的角度,談要借鑒外國先進的文藝思想、文化成果。也就是只有借鑒外國先進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設我們的新文藝。

(二)這是一篇議論文,又是周樹人寫的,很多同學都皺起了眉頭。咱們中學生學語文“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對魯迅的這篇文章,其實大可不必怕。剛才整體感之后,大家已經(jīng)明白文章就兩部分。清清爽爽。

下面我們看第一部分怎樣寫

1、咱們班哪位同學朗誦,請你讀1—7段。大家一齊看看他是怎樣證明自己觀點的。

2、要證明一種做法可取,能夠有兩種方法,一是證明該做法的好處,二是證明其它做法的害處。請大家找出再拿來主義之外,還有哪些做法各有怎樣的危害

構(gòu)成板書:

做法危害

閉關主義 閉關鎖國 抱殘守缺 落后挨打

送去主義 卑躬屈膝 賣國求榮 亡國滅種

送來主義 商品傾銷 經(jīng)濟侵略 文化侵略

因果論證 舉例論證 類比論證

3、魯迅為了將送去主義論述清楚,提到了那些人

4、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

因果論證:因為這些方法都不足取,所以要實行拿來主義。

舉例論證

類比論證:尼采自詡為太陽而發(fā)瘋與中國某些人自大的危害是一樣可怕的。送去主義者的言論與尼采自詡太陽在本質(zhì)上是相似的

5、魯迅語錄:某些國人自夸中國地大物博,魯迅曾批評道:倘是獅子,自夸肥大是沒什么的;倘是一頭豬,自夸肥大,絕不是什么好事。

列強覬覦你,最終要瓜分你,吞掉你。子孫后代在佳節(jié)大典之際磕頭賀喜討賞的畫面觸目驚心哪。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前半部分已從反面論述了就應實行拿來主義,下文就應怎樣寫

——怎樣實行拿來主義。實行拿來主義的具體做法。

2、請女同學中朗讀的一位來讀最后三段。

3、有沒有高度概括拿來主義做法的句子或詞語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使用或存放

——更概括地說,就是四個字:占有、挑選

4、這一段有很形象的闡釋,找出來放聲讀一讀。

那里用了什么方法來論證的

5、剛才有同學說是比喻論證,誰能具體分析一下

構(gòu)成板書:

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chǎn)。

魚翅:精華

鴉片:精華與糟粕互見的部分

煙槍和煙燈、姨太太:糟粕。

三、走出課堂

1、眼下對待美國大片我們就應持有什么態(tài)度

票房收入就是的回答。這幾天《功夫熊貓2》在全球公映了,《功夫熊貓1》曾拿下六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僅中國就拿下了2.6億美元。5.28日全球公映,《功夫熊貓2》內(nèi)地上映兩天掘金1.2億。

電影局對趙半狄的做法,表示從感情能夠理解。

孱頭:比喻懦弱無能,害怕繼承的人。不敢理解。

昏蛋:比喻割斷歷史,盲目排斥,貌似徹底革命的人。徹底否定。

廢物:比喻欣然理解遺產(chǎn)中不良成分的毒害的人。全盤理解。

占有、挑選。就是繼承、學習、模仿。

好萊塢夢工場的美國導演們必須沒有讀過魯迅的這篇《拿來主義》,他們卻深得拿來主義的精髓:尊重、喜愛中國文化,《功夫熊貓》融合了眾多功夫片的技巧,還為阿寶設計了最典型的中國化背景:山水、廟會、面條攤子,他練的是功夫,受傷了去針灸,連阿寶一手端數(shù)碗面條的架勢也像是地道的中國“店小二”。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又善于創(chuàng)新。將中國文化用栩栩如生、豐富變化的動畫效果來呈現(xiàn)出來;阿寶的形象又有美國式的個性、自由、可愛、樂觀、幽默、勵志。

2、中國已經(jīng)是一個經(jīng)濟大國,但還不是一個文化大國,遠遠排在美國、英國、西班牙、甚至落后于韓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他比中國制造更強大。舉例!

中國制造的8-10億件襯衫才能買一架波音客機,這需要多少中國女工在嘈雜的制衣車間中勞作多長時間又要花去多少中國銷售人員的精力,因為要想美國男人都買四五件襯衫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明白美國的高科技賺取中國人多少汗水與勞動,但是我們可曾想過美國的電影、文化在中國市場拿走了多少真金白銀!

文化反映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軟實力是綜合國力中最為重要的因素。

因為武力,金錢征服不了人心但文化能征服人,打動人。(世界各國競相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美國是世界第一大文化產(chǎn)業(yè)強國,文化產(chǎn)業(yè)規(guī)模在其國內(nèi)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中位居第二,在出口方面則是第一大產(chǎn)業(yè)。日本僅次于美國,其文化產(chǎn)業(yè)的規(guī)模比電子業(yè)和汽車業(yè)還要大,其動畫產(chǎn)業(yè)占世界市場的62%,游戲領域則占世界市場的1/3。)文化上的強大與否將決定一國能否成為真正好處上的世界強國,讀了魯迅的這篇文章,我們要勇敢的吸收一切外來的文化,要占有、挑選,《功夫熊貓2》來了,咱們能夠勇敢的走進電影院,自信地借鑒外國文化,提高國家軟實力,這就是這天這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也是老師對大家的殷切期許。


高中語文備課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高中語文《師說》優(yōu)秀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邊城教案教學設計

高中計劃 高中語文教學計劃范文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大全

《蘭亭集序》教案范本多篇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方案4篇

高中語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及翻譯

2020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范文5篇

回顧2020展望2021高中生優(yōu)秀作文五篇

教師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 教師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范文5篇

4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