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活動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 促銷活動 > 北宋文學家王禹偁,北宋文學家王禹偁的作品

北宋文學家王禹偁,北宋文學家王禹偁的作品

| admin

《王禹偁》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禹偁》人物故事小傳

《王禹偁》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王禹偁》人物故事小傳

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宋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進士。曾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州等官。為人正直敢言,3次遭到貶黜。

王禹偁是北宋初期著名的作家。所作面向社會現實,有感而發(fā)。提倡杜甫、白居易的現實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主張革弊復古。其詩歌同情民生疾苦,譴責官僚貴族的豪奢無度,內容深刻。寫景小詩則明凈洗煉,清新可喜。古文也有鮮明的思想傾向,語言平易近人,自不同于時人的雕琢頹靡的陋習。他的文學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對稍后興起的詩文革新運動有積極影響。有《小畜集》傳世。

〔正 史〕

王禹偁字元之,濟州鉅野人。世為農家,九歲能文,畢士安見而器之。太平興國八年擢進士,授成武主簿。徙知長洲縣,就改大理評事。同年生羅處約時宰吳縣①,日相與賦詠,人多傳誦。端拱初,太宗聞其名,召試,擢右拾遣、直史館,賜緋。故事,賜緋者給涂金銀帶,上特命以文犀帶寵之。即日獻《端拱箴》以寓規(guī)諷。

時北庭未寧,訪群臣以邊事。禹偁獻《御戎十策》,大略②假漢事以明之:“漢十二君,言賢明者,文、景也;言昏亂者,哀、平也。然而文、景之世,軍臣單于最為強盛,肆行侵掠,候騎③至雍,火④照甘泉。哀、平之時,呼韓邪單于每歲來朝,委質⑤稱臣,邊烽罷警。何邪?蓋漢文當軍臣強盛之時,而外任人,內修政,使不能為深患者,由乎德也。哀、平當呼韓衰弱之際,雖外無良將,內無賢臣,而致其來朝者系于時也。今國家之廣大,不下漢朝,陛下之圣明,豈讓文帝。契丹之強盛,不及軍臣單于,至如撓邊侵塞,豈有候騎至雍,而火照甘泉之患乎?亦在乎外任人、內修德爾。臣愚以為:外則合兵勢而重將權,罷小臣诇⑥邏邊事,行間諜離其黨,遣趙保忠、折御卿率所部以犄角。下詔感勵邊人,使知取燕薊舊疆,非貪其土地;內則省官以寬經費,抑文士以激武夫,信用大臣以資其謀,又不貴虛名以戒無益,禁游惰以厚民力?!钡凵钕仓S峙c夏侯嘉正、羅處約、杜鎬表請同?!度窌罚嗨逭?。

二年,親試貢士,召禹偁,賦詩立就。上悅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奔窗葑笏局G、知制誥。是冬,京城旱,禹偁疏云:“一谷不收謂之饉,五谷不收謂之饑。饉則大夫以下,皆損其祿;饑則盡無祿,廩食而已。今旱云未沾,宿麥未茁,既無積蓄,民饑可憂。望下詔直云:‘群臣之間,政教有闕,自乘輿服御,下至百官奉料,非宿衛(wèi)軍士、邊庭將帥,悉第減之⑧,上答天譴,下厭人心⑨,俟⑩雨足復故?!汲兄屑易钬?,奉最薄,亦愿首減奉,以贖耗蠹之咎(11)。外則停歲市之物,內則罷工巧之伎。近城掘土,侵冢墓者瘞(12)之;外州配隸之從,非贓盜者釋之。然后以古者猛虎渡河、飛蝗越境之事,戒敕州縣官吏。其余軍民刑政之弊,非臣所知者,望委宰臣裁議頒行,但感人心,必召和氣。”

未幾,判大理寺。廬州妖尼道安誣訟徐鉉,道安當反坐(13),有詔勿治。禹偁抗疏雪(14)鉉,請論道安罪,坐(15)貶商州團練副使,歲余移解州。四年,召拜左正言,上以其性剛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直昭文館,丐(16)外任以便奉養(yǎng),得知單州,賜錢三十萬。至郡十五日,召為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屢獻討李繼遷(17)便宜,以為繼遷不必勞力而誅,自可用計而取。謂宜明數繼遷罪惡,曉諭蕃漢,重立賞賜,高與官資,則繼遷身首,不梟即擒矣。其后潘羅支射死繼遷,夏人款附,卒(18)如禹偁策。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為學士,知審官院兼通進、銀臺、封駁司。詔命有不便者,多所論奏。孝章皇后崩,遷梓宮(19)于故燕國長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與客言,后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坐謗訕,罷為工部郎中、知滁州。初,禹偁嘗草《李繼遷制》,送馬五十匹為潤筆,禹偁卻之。及出滁,閩人鄭褒徒步來謁,禹偁愛其儒雅,為買一馬?;蜓再I馬虧價者,太宗曰:“彼能卻繼遷五十馬,顧肯虧(20)一馬價哉?”移知揚州。真宗即位,遷秩刑部,會詔求直言,禹偁上疏言五事:

一曰謹邊防,通盟好,使輦運之民有所休息。方今北有契丹,西有繼遷。契丹雖不侵邊,戍兵豈能減削?繼遷既未歸命,饋餉固難寢(21)停。關輔之民,倒懸(22)尤甚。臣愚以為宜敕封疆之吏,致書遼臣,俾(23)達其主,請尋舊好。下詔赦繼遷罪,復與夏臺(24)。彼必感恩內附,且使天下知陛下屈己而為民也。

二曰減冗兵,并冗吏,使山澤之饒,稍流于下。當乾德、開寶之時,土地未廣,財賦未豐,然而擊河東,備北鄙,國用未足,兵威亦強,其義安在?由所蓄之兵銳而不眾,所用之將專而不疑故也。自后盡取東南數國,又平河東,土地財賦,可謂廣豐矣,而兵威不振,國用轉急,其義安在?由所蓄之兵冗而不盡銳,所用之將眾而不自專故也。臣愚以為宜經制兵賦,如開寶中,則可高枕而治矣。且開寶中設官至少。臣本魯人,占籍濟上,未及第時,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戶一人,當時未嘗闕事。自后有團練推官一人,太平興國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監(jiān)酒、榷稅算又增四員。曹官之外,更益司理。問其租稅,減于曩日(25)也;問其人民,逃于昔時也。一州既爾(26),天下可知。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此所以盡取山澤之利,而不能足也。夫山澤之利,與民共之。自漢以來,取為國用,不可棄也;然亦不可盡也。只如茶法從古無稅,唐元和中,以用兵齊、蔡,始稅茶。唐史稱是歲得錢四十萬貫,今則數百萬矣,民何以堪?臣故曰減冗兵,并冗吏,使山澤之饒,稍流于下者此也。

三曰艱難選舉,使入官不濫。古者鄉(xiāng)舉里選,為官擇人,士君子學行修于家,然后薦之朝廷,歷代雖有沿革,未嘗遠去其道。隋、唐始有科試,太祖之世,每歲進士不過三十人,經學五十人。重以諸侯不得奏辟(27),士大夫罕有資蔭(28),故有終身不獲一第,沒齒(29)不獲一官者。太宗毓德王藩(30),睹其如此。臨御之后,不求備以取人,舍短用長,拔十得五。在位將逾二紀(31),登第殆(32)近萬人,雖有俊杰之才,亦有容易而得。臣愚以為數百年之艱難,故先帝濟之以泛取,二十載之霈澤,陛下宜糾之以舊章,望以舉場還有司,如故事。至于吏部銓官,亦非帝王躬親之事,自來五品已下,謂之旨授官,今幕職、州縣而已,京官雖有選限,多不施行。臣愚以為宜以吏部還有司,依格敕注擬可也。

四曰沙汰僧尼,使疲民無耗。夫古者惟有四民,兵不在其數。蓋古者井田之法,農即兵也。自秦以來,戰(zhàn)士不服農業(yè),是四民之外,又生一民,故農益困。然執(zhí)干戈衛(wèi)社稷,理不可去。漢明之后,佛法流入中國,度人修寺,歷代增加。不蠶而衣,不耕而食,是五民之外,又益(33)一而為六矣。假使天下有萬僧,日食米一升,歲用絹一匹,是至儉也,猶月費三千斛,歲用萬縑(34),何況五七萬輩哉。不曰民蠹得乎?臣愚以為國家度人眾矣,造寺多矣,計其費耗,何啻(35)億萬。先朝不豫(36),舍施又多,佛若有靈,豈不蒙福?事佛無效,斷可知矣。愿陛下深鑒治本,亟行沙汰,如以嗣位之初,未欲驚駭此輩,且可以二十載,不度人修寺,使自銷鑠,亦救弊之一端也。

五曰親大臣,遠小人,使忠良蹇諤(37)之士,知進而不疑,奸儉傾巧之徒(38),知退而有懼。夫君為元首,臣為股肱,言同體也。得其人則勿疑,非其人則不用。凡議帝王之盛者,豈不曰堯、舜之時,契作司徒,咎繇作士,伯夷典禮,后夔典樂,禹平水土,益作虞官。委任責成,而堯有知人任賢之德。雖然,堯之道遠矣,臣請以近事言之。唐元和中,憲宗嘗命裴洎銓品庶官(39),洎曰:“天子擇宰相,宰相擇諸司長官,長官自擇僚屬,則上下不疑,而政成矣。”識者以洎為知言。愿陛下遠取帝堯,近鑒唐室,既得宰相,用而不疑。使宰相擇諸司長官,長官自取僚屬,則垂拱而治(40)矣。古者刑人不在君側,《語》(41)曰‘放鄭聲,遠佞人,是以周文王左右,無可結襪者,言皆賢也。夫小人巧言令色,先意希旨(42),事必害正,心惟忌賢,非圣明不能深察。舊制,南班三品,尚書方得升殿;比來三班奉職,或因遣使,亦許升殿,惑亂天聽,無甚于此。愿陛下振舉紀綱,尊嚴視聽,在此時矣。

臣愚又以為今之所急,在先議兵,使眾寡得其宜,措置得其道。然后議吏,使清濁殊涂,品流不雜,然后艱選舉以塞其源,禁僧尼以去其耗,自然國用足而王道行矣。

疏奏,召還,復知制誥。咸平初,預修《太祖實錄》,直書其事。時宰相張齊賢、李沆不協意,禹偁議論輕重其間。出知黃州,嘗作《三黜賦》以見志。其卒章(43)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雖百謫而何虧!”三年,濮州盜夜入城,略(44)知州王守信、監(jiān)軍王昭度,禹偁聞而奏疏,略曰:

伏以體國經野,王者保邦之制也。《易》曰:“王公設險,以守其國”。自五季亂離,各據城壘,豆分瓜剖,七十余年。太祖、太宗,削平僭偽,天下一家。當時議者,乃令江淮諸郡毀城隍、收兵甲、徹(45)武備者,二十余年。書生領州,大郡給二十人,小郡減五人,以充常從。號曰長吏,實同旅人;名為郡城,蕩若平地。雖則尊京師而抑郡縣,為強干弱枝之術,亦匪得其中道也。臣比(46)在滁州,值發(fā)兵挽漕,關城無人守御,止以白直代主開閉(47),城池頹圮,鎧仗不完。及徙維揚,稱為重鎮(zhèn),乃與滁州無異。嘗出鎧甲三十副,與巡警使臣,彀駑張弓,十損四五,蓋不敢擅有修治,上下因循,遂至于此。今黃州城雉器甲,復不及滁、揚。萬一水旱為災,盜賊竊發(fā),雖思御備,何以枝梧(48)。蓋太祖削諸侯跋扈之勢,太宗杜僭偽覬望之心(49),不得不爾。其如設法救世,久則弊生,救弊之道,在乎從宜。疾若轉規(guī),固不可膠柱而鼓瑟也。今江、淮諸州,大患有三:城池墮圮,一也;兵仗不完,二也;軍不服習,三也。濮賊之興,慢防可見。望陛下特紆宸斷(50),許江、淮諸郡,酌民戶眾寡,城池大小,并置守捉。軍士多不過五百人,閱習弓劍,然后漸葺城壁,繕完甲胄,則郡國有御侮之備,長吏免剽略之虞(51)矣。

疏奏,上嘉納之。

四年,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雞夜鳴,經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引《洪范傳》陳戒,且自劾;上遣內侍乘驛勞(52)問,醮禳(53)之,詢日官(54),云:“守土者當其咎?!鄙舷в韨牪?,是日,命徙蘄州。禹偁上表謝,有“宣室鬼神之問,不望生還;茂陵封禪之書,止期身后”之語。上異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訃聞,其悼之,厚賻(55)其家。賜一子出身。

禹偁詞學敏贍,遇事敢言,喜藏否人物,以直躬行道為己任,嘗云:“吾若生元和時,從事于李絳、崔群間,斯無愧矣?!逼錇槲闹鴷嗌嬉?guī)諷,以是頗為流俗所不容,故屢見擯斥。所與游必儒雅,后進有詞藝者,極意稱揚之。如孫何、丁謂輩,多游其門。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議》十卷、詩三卷。

《宋史·王禹偁傳》卷二九三

[注 釋]

①同年生:同科進士;宰吳縣:為吳縣之宰,作吳縣知縣。宰,稱一方之長官。②大略:大體;假:借。③候騎:負責偵察的騎兵。④火:烽火。⑤委質:委身。⑥小臣:太監(jiān);诇(xiong):偵察,刺探。⑦厘正:訂正。⑧悉第減之:全部按次第等級減少。⑨厭:滿足。⑩俟:等。(11)以贖耗蠹之咎:用來贖救我過去耗費的錯誤。(12)瘞:掩埋。(13)反坐:誣告別人,后被訊明治罪。(14)抗疏:向皇帝上疏極諫;雪:昭雪。(15)坐:因此。(16)丐:請求。(17)李繼遷:西夏國建立者。祖先原為拓跋氏,唐代賜姓李。公元990年被遼封為夏國王。宋太宗賜姓名為趙保吉。真宗即位后予以五州之地,使之充定難軍節(jié)度使。公元1002年曾攻宋靈州。(18)卒:終究。(19)梓宮:以梓木制成的棺。古時專指皇帝或皇后所用之棺。(20)顧:反而;虧:缺少。(21)寢:停止。(22)倒懸:比喻處境的痛苦和危急,就象人被倒掛著一樣。(23)俾:使。(24)夏臺:一名鈞臺。在今河南禹縣南。(25)曩日:昔日。(26)一州既爾:一個州是這樣。(27)辟:征辟,征召。(28)罕有資蔭:很少有人因為祖先的功勛而推恩得到封爵的。(29)沒齒:沒世,一輩子。(30)毓德王藩:還在做藩王的時候。毓,孕育,產生。(31)二紀:古代以十二年為一紀。二紀便是二十四年。(32)殆:幾乎。(33)益:增加。(34)縑:雙絲的細絹。(35)何啻:何止。(36)先朝不豫:先帝身體有病。(37)蹇諤:正直敢言的樣子。(38)奸險傾巧之徒:奸佞鉆營之輩。險,邪佞。(39)銓品庶官:考核選拔眾官。庶,眾。(40)垂拱而治:無為而治。垂拱,垂衣拱手。(41)《語》:指《論語》。(42)先意希旨:預先揣摹皇上的想法,以便竭力迎合。(43)卒章:結尾一章。(44)略:劫掠,抓走。(45)徹:同“撤”。(46)比:近。(47)以白直代主開閉:以侍衛(wèi)軍人代替士兵管理城門的開閉。白直,按規(guī)定為文武官員充當侍衛(wèi)的軍人。(48)枝梧:抵抗。(49)杜僭偽覬望之心:杜絕人們割據獨立的非分之想。(50)紆:屈尊;宸斷:猶言“圣斷”。宸,帝王的代稱。(51)剽略之虞:被劫奪的危險。(52)勞(lao)問:慰問。(53)醮禳:設置道場進行祈禱。(54)日官:掌管天文的官員。(55)賻(fu):以財物助人辦喪事。

王禹偁是什么人?

王禹偁(954年~1001年),北宋時期白體詩人、散文家。為北宋時期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是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怎么讀 王禹偁簡介

1、王禹偁拼音:wáng yǔ chēng。

2、王禹偁(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濟州鉅野(因行政區(qū)域重新劃分現今為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人。北宋詩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

3、北宋太平興國八年,考中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屢受貶謫。宋真宗即位,授知制誥、黃州知州,世稱王黃州。

4、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未逾月而死,時年四十八。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30卷、《五代史闕文》。

22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