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說課稿 >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梓茵

說課稿則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1

一、確立目標,分析內容――說教材

《猜數游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第三單元第四課34、35頁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5以內加減法及0的認識,對加減法的意義有了初步了解,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容通過猜數游戲歸納出6的加減法,讓學生繼續(xù)了解加減法的含義。學習本節(jié)內容后,為后面加減法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學習好本節(jié)內容十分重要,它是本章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將制定以下三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語言表達、動手操作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學會6的加減法,突破方法是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通過合作與交流使學生掌握所有的算式。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計算的熟練程度,突破方法是組織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6的計算。

二、了解學生,因材施教――說學情

由于學生入校時間不長,尤其是正式上課時間才一個月,很多的習慣和學習方式還不能與老師的要求同步。所以,組織教學會占用老師很多的時間,影響上課的進度。從思維方式來看,他們的認識與思維方式仍處于直觀形象的階段,在抽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師的進一步引導。學生由于本課是游戲引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從而產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預期學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三、遵循規(guī)律,合理運用――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但比起看屏幕和活動,學生活動更利于老師掌控一些。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活動引入。即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活動引導學習有關6的加減法及6的組成→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得出6的組成的結論→教師總結→學生練習反饋

四、合理安排,循序漸進――說程序

本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構建高效課堂,面向全體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的原則,為落實學生自主學習、展示交流、互動探究的新課改精神,我在教學中主要設計了5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學、復習鞏固、猜數活動、總結、實際應用。(教學過程見教學設計)

五、查漏補缺,自我提高――說反思

作為一名新調入青東小學的教師,第七周我上了一節(jié)匯報課,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將這一節(jié)課進行自我反思。

成功之處:

1、本節(jié)課的特點就是數學游戲貫徹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在游戲中激發(fā)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地參與。

2、組織教學:我班的課堂組織教學在一個月時間的不間斷的強化訓練下,已經初見成效,學生基本能夠參與課堂活動,學習的意識和積極性較好。學習時,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態(tài)度端正。

3、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給予評價。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在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4-35頁上,主要內容有“猜數游戲”;“想一想”、“練一練”;6的加減法。

本課時教材我通過設計一個“猜數游戲”和“擺數活動”,使學生學會六的加減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積累經驗,發(fā)展數感,培養(yǎng)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熟練地掌握六的加減法計算。

3.培養(yǎng)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6的加減法,突破方法是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通過合作與交流使學生掌握所有的算式。

教學難點是: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突破方法是組織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6的計算。

二、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jié)課的教學本人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xiàn)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jié)課以游戲、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設計了新穎的情景教學和動畫故事,盡可能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__。教學過程緊扣教材,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的引導,使整節(jié)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課教學中,本人就注意實踐操作與游戲活動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主要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復習導入、猜數游戲、擺數活動、實際應用、擺數活動、課堂作業(yè)。

(一)首先是復習導入

在上新課前本人用小猴蕩秋千的手指游戲復習了有關5的加減法算式,為學習6的加減法做好了鋪墊,接著以猜謎形式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接著進行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猜數游戲

在猜謎導入的情景下,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因而教師自然的引入6的猜數游戲活動,這一活動是學生十分喜歡的,每個人都有積極參與的信心。在猜數游戲時,老師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教具——磁鐵6塊,用雙手演示,讓學生通過猜數引出得數是6的加法,接著老師改變猜數形式,用單手猜數再引出相應的減法,從而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6的加減法。并使學生充分地感知加減法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三)實際應用

為了鞏固新學知識,本人在擺數游戲結束后,適時的安排了實際應用練習題。首先本人

結合課本設計了一個蘋果的情景圖,通過老師演示過程,學生觀察思考,自己按圖和算式編故事,列出6的加減法算式。這一活動拓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接著又出示了練習題,進一步熟悉了6的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使所學知識得到強化。

(四)擺數活動

學習了6的猜數游戲后,學生興趣高漲,躍躍欲試,老師便順勢引導,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學具——6個圓片,組織同桌合作練習6的加減法,通過擺數活動,進行實踐操作,主動探究,得出6的所有加減法算式,這樣做給每個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使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五)課堂作業(yè)

最后進行課堂作業(yè),提高學生計算加減法算式的能力和速度。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2-33頁上,主要內容有“猜數游戲”;“想一想”、“練一練”;6和7的加減法。

本課時教材我通過設計一個“猜數游戲”和“擺數活動”,使學生學會六、七的加減法。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積累經驗,發(fā)展數感,培養(yǎng)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熟練地掌握六、七的加減法計算。

3.培養(yǎng)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6和7的加減法,突破方法是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通過合作與交流使學生掌握所有的算式。

教學難點是: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突破方法是組織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6和7的計算。

二、說教法與學法

學生的經驗和活動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根據數學學習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體現(xiàn)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jié)課以游戲、活動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來,設計了新穎的情景教學,盡可能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__。教學過程緊扣教材,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的引導,使整節(jié)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有效的學習就是激勵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本課教學中,我注意實踐操作與游戲活動有機地結合,讓學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主要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復習導入、猜數游戲、擺數活動、回顧總結、課堂作業(yè)。

(一)首先是復習導入

在上新課前我用先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兒歌《數鴨子》,讓學生邊聽邊唱,在情境中復習鞏固之前學過的10以內的數字及大小的排列,然后以開火車游戲復習了有關5的加減法算式,為學習6、7的加減法做好了鋪墊。接著以猜一猜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接著進行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猜數游戲

在猜一猜導入的情景下,學生對新課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因而我自然的引入6的猜數游戲活動,這一活動是學生十分喜歡的,每個人都有積極參與的信心。關于6的猜數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6的加法算式

1.先是老師變,學生猜。在猜數游戲時,我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教具——紅棗6顆,用雙手演示,讓學生通過猜數引出得數是6的加法。然后是學生自己變,自己猜。請學生把豆子也拿出來變一變,同桌之間進行變戲法的活動,并且記錄算式。從變戲法這一有趣的情境出發(fā),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__,使學生初步體會信息呈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并在動手實踐中掌握6的加法。

2.師生共同整理并小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先由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的算式,我在黑板上以花朵的形式把他們的結果展示出來,花朵是6,每兩片花葉合起來的結果等于花朵上的6,這樣便于學生對加法的理解。等學生說完自己的算式后,我再以課件的形式出示已經整理好的算式,引導學生比較發(fā)現(xiàn)數字不同,但結果相同的兩種加法算式的異同,在整理零亂算式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的好習慣,初步感受有條理思考問題的優(yōu)越性。

活動二:6的減法算式

我再改變猜數形式,用單手猜數再引出相應的減法,從而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6的加減法。并使學生充分地感知加減法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也是我先做示范,接著讓學生自己進行猜

數活動。最后師生共同整理并小結,學生的匯報同樣以學生熟悉的房子的形式板書出來,方便學生再次觀察,最后課件出示整理好的減法算式,讓學生齊讀,在頭腦中對數學知識的規(guī)律性,形成初步的認識。

(三)擺數活動

學習了6的猜數游戲后,學生興趣高漲,躍躍欲試,我便順勢引導,先用自己準備好的教具蘋果娃娃在黑板上分別演示有6個蘋果,再添進來1個,是幾個?學生很明白就能列出來算式6+1=7,然后又說從7個蘋果中去掉一個,很直觀的表現(xiàn)出減法的應用,學生很快就能列出來7-1=6,通過我的加減法演示后,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學具——7個圓片,組織同桌合作學習7的加減法,我巡視、指導參與學生操作活動,通過擺數活動,進行實踐操作,主動探究,得出7的所有加減法算式,這樣做給每個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使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四)回顧總結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目的是,通過老師引導小結,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整理,使學生腦海中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五)課堂作業(yè)

由于時間關系,最后7的減法算式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匯報時間,我就留成了最后進行的課堂作業(yè),讓學生繼續(xù)在剩余的時間和課后去完成。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一節(jié)的內容,《小明的一天》。下面我將以五方面來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進行介紹:一、教材分析,二、教學方法,三、教學過程分析,四、板書設計,五、學習評價。

我們先來看一看對教材的分析,我將分別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的目標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來看,《小明的一天》主要是要求學生對整時和半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教材安排了6個整時和半時的時間讓學生認識鐘面,題材非常貼切生活。一般來說,一名一年級的學生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

2、通過認一認、撥一撥等活動,并結合生活經驗學會認讀整時、半時。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yǎng)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本節(jié)課的學習,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作為教學重點,在鐘面上能撥出整時和半時作為教學難點。

二、教學方法

為了讓一年級的小朋友在樂中學,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習。通過猜謎語、找家、動手撥一撥等形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多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____流,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教學過程分析

本節(jié)課為有效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四個教學流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四、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利用課件播放帶謎語的歌曲“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當同學們猜出鬧鐘,再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初步認識鐘面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上的鐘面和自己的學具鐘表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在交流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鐘面上有12個數,12個大格。而時針和分針有些同學或許會說有長針,短針。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因此采用了電腦輔助教學,讓學生仔細觀察時針和分針有什么不同,并做詳細介紹

,最后得出結論,時針又粗又短,分針又細又長。這種簡短的語言和生動的畫面強化了學生對時針,分針的認識,突破了學生的認知困難。接著我故作神秘“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認識?他的名字叫小明,

今年和大家一樣也上一年級了,他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瞧!讓我們走進小明的一天。將在課件上出示課本主題圖,把內容引到第二步驟。

第二步驟是初步認識整時、半時。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出示情境圖依此呈現(xiàn)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有不少學生能根據生活經驗認讀鐘面。在完整的看完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的時候,此時講6個時間重點突出,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讓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6個鐘面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并提出誰能給這6個鐘面分一分類?能把它們分成幾類?引導學生把它分成兩類一類:分針都指著12,另一類:分針都指著6。出示分針都指著12的四幅圖,問誰認得這些鐘面上所表示的時間,并說說小明在什么時間做些什么.。讓學生觀察比較這四個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最后得出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教師在鐘面上拔出整時學生說出時間,并說說是怎么想的。在說撥的過程,適時的引出整時的另一種記法。緊接著進入老師說出時間,學生撥鐘環(huán)節(jié),以突破教學難點,強化學生對整時的認識。當學生撥鐘正確時我會采用“你真棒”及小貼紙獎勵等方法表揚和鼓勵學生,啟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撥鐘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整時時針和分針的位置特征。當學生對整時有了清晰的認識后,我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半時教學,出示小明九時半做操,八時半睡覺兩幅圖片,讓學生根據時針、分針的位置知道: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9,在9和10中間,是9時半,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8,在8和9中間,是8時半。從而得出“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痹趯W生能正確地認、讀及撥出整時和半時后,讓他們知道數學能應用于生活,解決生活的問題, 在進入第三環(huán)節(jié)之前利用課件播放歌曲《時間像小馬車》,通過這一活潑的音樂,寓教于樂,不僅愉悅了學生的身心,還在無形中滲透了珍惜時間的教育。緊接著進入第三環(huán)節(jié)

第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設計了找家的練習。我會告訴學生由于小動物沒按時回家,天黑了找不到回家的路,都快急哭了,只要把小動物身上的時間和房子上的時間相對應的連接起來,小動物們就可以回家了,請小朋友幫忙把它們送回家吧。一年級的小朋友注意力不持久,通過“找家”游戲中的動物圖片和有趣的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不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整時和半時的認讀和兩種記時法的聯(lián)系,而且從中懂得了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

第四層: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體現(xiàn)了一種“反思”的思想,讓學生學會總結,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并布置作業(yè)擴展訓練,回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讓同學們從中懂得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

四、板書設計

接著來說板書設計,板書中我以“長”“短”兩字加深學生對時針、分針的區(qū)別。板書了整時時針、分針的指向,半時時針、分針的指向。板書這樣簡潔既突出了本課的重點,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學習評價

最后來說說我對本節(jié)課所用的學習評價,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師評,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我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習熱情的評價,我想以此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一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5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有幾瓶牛奶》。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情、學法、教法、以及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等方面談談我的構思。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第一冊第七單元《加減二》第三節(jié)第一課時P79頁和P80頁相關練習。

《二》、教材分析

我對本課教學背景進行深入的分析:“有幾瓶牛奶”的情景活動?!坝袔灼颗D獭笔?加幾的進位加法,是初步進行加法的計算方法,是本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也是今后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的基礎前提,教材提供的主題圖是笑笑有兩盒牛奶,一盒是9瓶,另一盒是5瓶的相關信息,主題圖中已經說明了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瓶牛奶?

教材共分三次活動進行,第一次活動是根據生活情境的觀察進行思考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動,呈現(xiàn)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幾種思考方法,例如通過擺小棒探索“9+5”進行加法的多種方法,特別是“湊成十”時,可以拆5湊9,也可以拆9湊5,“湊成十”的方法,第三次活動通過“圈一圈,算一算”兩道加法算式,用以前學過的方法或你喜歡方式來進行加法的算式計算,使學生練習參與面廣,有利于學好這部分的知識。

《三》、確定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問題解決,使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簡便性。

2、能力目標: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理解和掌握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并能夠正確地計算9加幾,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3、情感目標: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與同學合作,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直觀教學,讓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湊十法”,能夠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正確表達“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與思維過程。

二、說學情

我班有65人,經過兩個多月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和學習之后,大部分學生已經有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有合作學習的意識,近段主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并且通過家庭教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在一定的基礎上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學習了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后,我對這節(jié)課創(chuàng)設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過獨立的思考,探索,動

手,互相交流的算法,體會多樣性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兒童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感知生動表象以及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lián)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以直觀的形式展現(xiàn)在求知者的面前,從而使其親自發(fā)現(xiàn)新知,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在設計教學時,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兒童認識規(guī)律設置了“探索研究”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啟發(fā)式”教學理論為指導,采用以下教學策略,較好的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采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策略。

學法:自主探索,與同桌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的認識,我的教學思路是:老師的“教”體現(xiàn)在“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鼓勵探索、引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體現(xiàn)在盡量獨立的進行“擺、算、說”的嘗試。在嘗試中創(chuàng)造出“湊十法”在嘗試中發(fā)現(xiàn)9加幾的速算規(guī)律。因此,這節(jié)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嘗試、發(fā)現(xiàn)法”就是在嘗試中有發(fā)現(xiàn)的方法。

五、說教學流程設計

(一)、教學準備

1﹑計數器,小棒

2﹑自制課件

(二)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米奇)你們認識它嗎?

今天米奇就來到我們課上和我們一起學習。

2﹑游戲。(坐碰碰車,相碰的做加法)

下面米奇請同桌的小朋友

做個湊十的游戲?

你是1,我是9,我們都是好朋友。

你是2,我是8,團結起來力量大。

你是3,我是7,我們從小愛學習。

你是4,我是6,說話老實不吹牛。

你是5,我是5,兩數湊十不馬虎。

我設計學生喜愛的游戲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表達和參與的熱情。通過“對口令”游戲復習10的組成,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湊十”法做好鋪墊。

3、自主嘗試,探索算法

(1)談話引入

(師談話,淘氣的媽媽給淘氣買了兩盒牛奶,一盒有9瓶,一盒有5瓶,可是淘氣的媽媽就要求他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瓶?數對了才能喝,這下可難住了淘氣,小朋友你能幫一幫淘氣數一數嗎?

根據媽媽的談話的情景和現(xiàn)實生活為出發(fā)點,用貼近學習生活情境展開探索,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感受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表達和參與的熱情。

師:淘氣不知道兩個盒子里有幾瓶牛奶,請同學們幫忙算一算,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瓶,怎樣解決?(師:到底有多少瓶牛奶呢?請自己動先腦想一想?如果需要,可以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算一算(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或

借助學生學具想一想算一算,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指導,使學生的直觀感知進一步深化,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

(2)探索算法

四人小組,學習研究,交流方法

師:你一定想出了自己的好方法,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嗎?下面小組長組織,先在組內商量計算的方法,再選出代表一會兒在全班交流。(學生在組內討論的時候,可以選一名或幾名代表,我深入到小組中,及時鼓勵學生,參與學生的討論。) (3)全班交流成果

師:哪個小組愿意說說你們討論的情景?你能試著說一說嗎?

生1:我是用小棒一個一個的數出來的1、2、3、4······14瓶,一共14瓶。

師:這樣的方法你覺得對嗎?誰要補充?

生2:我用的是加法9+5,把9湊成10,先從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再加4瓶,10+4=14。

師:真了不起!這種方法你喜歡嗎?

板書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生3:我也用加法,9+5,把5湊成10,從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是10瓶,再加4瓶,10+4=14。

板書

(看小數,分大數,湊成十,加剩數)

生4:我是這樣算的把9看成10,把加的結果減去1。師:同學們真行!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5:我和大家都不一樣,是用計數器算出來的,

先在個位上拔9顆珠子,再在個位上拔5顆珠子,把個位上的10顆珠子表示在十位上,應在十位上拔1顆珠子,去掉個位上的10顆,個位上剩下4顆珠,也就是1個十和4個一,和起來是14。即是9+5=14。

(以上五種方法都可以計算9加幾,相對來說就是“9”添“1”湊成10,再用10和剩下的數相加計算起來比較簡便。在情景教學中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有著不同的算法,展示了學生不同的認知方式。

師小結:你認為哪種方法比較好?說一說,你喜歡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在教學中多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同學們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問題,在這里達到個性優(yōu)化。

4、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圈一圈,算一算

課本P79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說一說或擺一擺計算出得數,然后再匯報交流。(學生在圈的時候,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數或小數等。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鼓勵他們通過實物操作幫助理解問題。)

(2)課本P80頁第1題,第2題。

(學生看圖理解意圖,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集中交流訂正,從小就培養(yǎng)獨立完成作業(yè)的能力,也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樣能準確檢測出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果。)

本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徑,是檢查教學目標落實情況的重要手段,這節(jié)課我為了鞏固新知,深化思維,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設計如上練習,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力求面向全體學生。

9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