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美文

5U文學網 > 美文 > 經典美文 > 朱自清簡介,朱自清簡介資料

朱自清簡介,朱自清簡介資料

| admin

朱自清簡介 30字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實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h,后隨父定居揚州。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

1916年中學畢業(yè)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fā)表詩歌。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成為“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與葉圣陶等創(chuàng)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倡導新詩。次年,發(fā)表長詩《毀滅》,引起當時詩壇廣泛注意,繼而寫《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范”。

擴展資料:

朱自清散文的主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覽勝記游;其三,書懷抒情;其四,感悟覺世;其五,指摘時弊。

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表意類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創(chuàng)作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這類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價值選擇。

其次,覽勝記游散文。《蹤跡》《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等散文集中有許多為人所稱道的覽勝記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覽勝記游散文兼顧并重自然與人文地理的描述展示。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松堂游記》《揚州的夏日》《蒙自雜記》等即是將對自然風情的描寫和人文景觀的刻畫緊密融合在一起。

朱自清的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今連云港市東??h平明鎮(zhèn)),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yè)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fā)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僅50歲。

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曾先后收錄《綠》、《春》、《背影》、《荷塘月色》于中小學的語文課本,并要求學生背誦部分段落。

人物影響

朱自清的作品《比興》篇對“比”和“興”的涵義,尤其“興”的內涵進行了追根溯源的推與探尋,并得出了鮮明的結論,指出“興”為發(fā)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對“興”的研究規(guī)劃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對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縱觀中國現代散文的發(fā)展史,“五四”時期的散文成就對現當代散文的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而這一時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則要首推朱自清。朱自清散文中備受推崇的是那些寫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繪自然風光的部分,以真摯的情意、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構成了濃郁詩情及漂亮繽密的藝術風格。

秦淮河的燈月交輝,畫舫凌波,與游覽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諧調,而山歌妓賣唱引起的悵惘、矛盾、幻滅等情思,意使“清艷的夜景也為之減色”。

寫景則融情于景,敘事則化意入事,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動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學的基礎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創(chuàng)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

擴展資料:

評價

朱自清以散文聞名,其中成就較高的是收錄《背影》、《你我》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溫州的蹤跡》之二的《綠》等抒情散文。其中《背影》為朱自清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在家庭遭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兒子的經過。文章通過樸素真切的語言,表現了父親的一片愛子之心和兒子對父親的愧疚和懷念之情,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并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他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馭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這些文字在他辭世之前就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清麗風格。

散文風格

朱自清散文結構嚴謹,脈絡清晰,簡樸平實,平淡自然,簡練委婉含蓄,描寫細致生動,細膩傳神,綺麗纖細,善用比喻,有時則過于精細。朱自清善于言情,情感真摯動人,清新雋永,用活的口語。他又善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詩意,絢麗多彩,情調與音韻和諧。他曾經說過:我的興趣本在詩,現在是偏向宋詩;我是一個做散文的人,所以也熱愛散文化的詩。因此,在他的散文中,也流露出詩的美感。

朱自清早期作品,以擅長寫景、抒情見長,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也有些作品著重于社會現狀的批評。

朱自清的資料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3],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長大于江蘇揚州,故稱“我是揚州人”。他畢業(yè)于國立北京大學,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是近代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其著作合編為《朱自清全集》。朱自清的散文不僅以描寫見長,并且還在描寫中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他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

如《綠》中,就用比喻、對比等手法,細膩深切地畫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質和色,文字刻意求工,顯示出駕馭語言文字的高超技巧。這些文字在他辭世之前就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清麗風格。

擴展資料:

朱自清散文結構嚴謹,脈絡清晰,簡樸平實,平淡自然,簡練委婉含蓄,描寫細致生動,細膩傳神,綺麗纖細,善用比喻,有時則過于精細。朱自清善于言情,情感真摯動人,清新雋永,用活的口語。

他又善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詩意,絢麗多彩,情調與音韻和諧。他曾經說過:我的興趣本在詩,現在是偏向宋詩;我是一個做散文的人,所以也熱愛散文化的詩。因此,在他的散文中,也流露出詩的美感。

朱自清早期作品,以擅長寫景、抒情見長,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也有些作品著重于社會現狀的批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朱自清 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h。中國近代詩人、散文作家。 生平 在揚州長大,1916年畢業(yè)于江蘇省立第八中學,并遵父母之命,與武鐘謙結婚。因為家貧的關系,他要盡快讀完大學,當時的大學一般是四年,但他三年便讀完了。他就讀北京大學時,是新潮社的創(chuàng)社成員,參與五四運動,亦曾參加平民教育演講團。其間兩名兒女出生。1920年畢業(yè),其后任教中學,五、六年之間,教過七所學校,生活不穩(wěn)定,年紀輕輕,家庭負擔便很重,而造成了他老成持重的性格。1925年,即27歲時,在朋友介紹下,進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教書。1929年11月26日,妻子武氏病逝。1931年在倫敦修讀英國文學和語言學,次年回國,不久后與陳竹隱結婚。 1948年6月18日簽署《 *** 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8月6日胃病復發(fā),12日在貧病交迫下辭世。在《別了,司徒雷登》,認為朱自清和聞一多更勝伯夷,「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評價 關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評價,一直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李素伯說散文集《背影》給人以“芳香的迷醉”,葉圣陶說〈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文,“都有點做作,太過于注重修辭,不怎么自然”。這幾篇散文“論文字,平穩(wěn)清楚,找不出一點差池,可是總覺得缺少一個靈魂,一種口語里所包含的生氣”。旅美學人夏志清,則認為〈荷塘月色〉這些文字“‘美’得化不開……讀了實在令人肉麻”。 作品列表 朱自清 * 雪朝(1922年;文學研究會的成員的合集) * 毀滅(1923年;長詩) 散文: * 蹤跡(1924年;朱自清首本詩與散文集) * 背影(1928年) * 歐游雜記(1934年) * 倫敦雜記(1943年) * 你我 語文論述: * 新詩雜話 * 經典常談 * 詩言辨志研究 * 標準和尺度 * 語文零拾 * 論雅俗共賞 * 書評與議文

朱 自 清(1898-1948) 1925年應聘為清華大學國文系教授,后任清大學中文系系主任。長沙臨大時任中文系教授會主席。 朱自清教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較學態(tài)度認真嚴肅,每次上課都要點名,下課前布置預習作業(yè),下次授課時檢查。有時發(fā)紙,讓學生當堂筆答,答卷必認真批閱、評分,作為平時成績。在蒙自分校時擔任過南湖詩社的導師,在昆明多次參加新詩社舉辦的詩歌朗誦會,并在會上朗誦一些譯詩。 他與葉圣陶合著《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對閱讀教學的指導作出了貢獻。 中國香港理工大學圖書館藏《背影》、《讀寫指導》、《朱自清散文精品》、《古詩歌箋釋三種》、《荷塘月色》、《經典常談》、《論雅俗共賞》、《傾聽朱自清》、《朱自清》、《十四家詩鈔》、《詩言志辨》、《宋五家詩鈔》、《溫靜人生》、《文言讀本》、《我們的六月》、《新詩雜話》、《憶》、《與朱自清游歐洲》、《中國歌謠》、《朱自清代表作》、《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經典作品選》、《朱自清論語文教育》、《朱自清全集》、《朱自清散文選集》、《朱自清散文》、《朱自清文集》、《朱自清序跋書評集》、《朱自清絮語》、《朱自清選集》、《朱自清自傳》、《自朱清作品集》等三十七本。

朱自清簡介(20字以內)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

朱自清生于江蘇東海,原名自華,號秋實,投考北大改名自清。1920年北大哲學系畢業(yè),參加五四運動,教中學教了五六年,1925年任清華中文系教授,做過系主任。1931年留學英倫,漫游歐陸,次年回國,回清華??箲?zhàn)爆發(fā)隨校南遷,任西南聯大教授,勝利后回北平清華,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僅50歲。

代表作品:《春》《綠》《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擴展資料:

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朱自清五十一歲死于嚴重的胃潰瘍,有個人寫文章說:“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重病是真的,拒領面粉也是真的,是氣節(jié),說朱先生窮得餓死,太簡單了,這里另有故事。

國共內戰(zhàn)時,物價飛漲,大米白面貴得驚人。國民黨為了照顧這些大學教授的生活不受影響,給他們配發(fā)了一個特供證,價錢要比市價低很多。吳晗組織北大清華教授簽名抵制內戰(zhàn)等民主活動,朱自清積極參加。

這回吳晗又組織了一個抵制特供制度,到了朱家,這時,朱自清胃病已經很嚴重了,身體虛弱,只能吃些細糧,一吃粗糧就吐。吳晗來了,還沒說完來意,朱就簽了字,讓孩子馬上把那個特供證取出來,交出去了。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胃潰瘍這種病對飲食講究多,稍不注意,就會嘔吐,使胃大受折磨。朱自清日記也證明了這一點。翻開他1948年日記,我們沒有看到他為食物短缺而苦的記載,相反,多的倒是下面一些文字:“飲藕粉少許,立即嘔吐”?!帮嬇H椋跬纯唷?。“晚食過多”。“食欲佳,終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飽”。拒絕了特供,不能吃粗糧,沒有細糧后,朱自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直到餓死。

當年吳晗找了很多人參加他的簽名活動,有些人家根本不讓進門,說家里有孩子,不能參加。最后參加簽字的大約有一百多人,只有朱自清餓死了,其他人因為能吃粗糧,活了下來。

朱自清簡介

朱自清簡介: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拔膶W研究會”的早期成員,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原任清華大學教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轉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在抗日民主運動的影響下,政治態(tài)度明顯傾向進步。晚年積極參加反帝民主運動。

他的散文,結構嚴謹,筆觸細致,不論寫景抒情,均能通過細密觀察或深入體味,委婉地表現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抒發(fā)自己的真摯感情,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主要作品有《毀滅》、《蹤跡》、《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等。

擴展資料

朱自清的作品《比興》篇對“比”和“興”的涵義,尤其“興”的內涵進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與探尋,并得出了鮮明的結論,指出“興”為發(fā)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對“興”的研究規(guī)劃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對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縱觀中國現代散文的發(fā)展史,“五四”時期的散文成就對現當代散文的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而這一時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則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備受推崇的是那些寫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繪自然風光的部分,以真摯的情意、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構成了濃郁詩情及漂亮繽密的藝術風格。

秦淮河的燈月交輝,畫舫凌波,與游覽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諧調,而山歌妓賣唱引起的悵惘、矛盾、幻滅等情思,意使“清艷的夜景也為之減色”。

寫景則融情于景,敘事則化意入事,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動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學的基礎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創(chuàng)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構思更見匠心?!侗秤啊窡o論寫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但在平實中卻孕育著極為精巧的構思。全文共寫了三次背影。第一次,為兒子買橘子而艱難的在月臺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動了作者的心靈,頓時使“我’獲得了特殊的感覺。

第二次,父親的背影漸漸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猶如電影畫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濃人越遠心越近。第三次,從信中得知父余困頓際遇,在晶瑩的淚光中,又浮現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他將成為“我”終身難忘的一幅父子告別圖。

《荷塘月色》在寫心中“頗不寧靜”,一路寫來,卻又處處見“靜”?!洞骸窂亩鄠让婕毭璐褐鷻C,而把文眼“一年之計在于春”置于描敘之中,毫無斧鑿之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