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設(shè)計

5U文學(xué)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xué)資料 > 班會設(shè)計 > 高考文化常識歸納積累,高考必備文化常識速記

高考文化常識歸納積累,高考必備文化常識速記

| admin

高三文科文學(xué)常識,總結(jié)歸納

一、常見借代詞語:

1、 桑梓:家鄉(xiāng)

2、桃李:學(xué)生

3、 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學(xué)

6、 烽煙:戰(zhàn)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fā):老人

16、桑麻:農(nóng)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yùn)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fēng)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孔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兩人并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xiàn)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guān)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jì)、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yuǎn)。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yōu)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傲凝S”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quán)、歐陽詢、趙孟頫

15、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xué)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臺、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yán)監(jiān)生。

三、中國文學(xué)之最: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dú)v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jì)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xiàn)代最偉大的文學(xué)家是魯迅;

現(xiàn)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現(xiàn)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四、文化常識:

1、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7、馬致遠(yuǎn)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yù)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chuàng)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xué)問——“紅學(xué)”,“紅學(xué)”現(xiàn)已成為世界文學(xué)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 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nóng)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 田間被聞一多譽(yù)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jīng)、史、子、集。

15、《詩經(jīng)》“六義”指:風(fēng)、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保喝?、義、禮、智、信。

19、“四書”“五經(jīng)”是儒家的主要經(jīng)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xué)》;“五經(jīng)”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diǎn)、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

25、古代的學(xué)校有庠、序、太學(xué)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xué)府為國子監(jiān)。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試,也叫“童試”,應(yīng)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B 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員。 C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yīng)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D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jìn)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jìn)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jìn)士出身”的稱號。 正式科舉考試,時間每年一次,地點(diǎn)府(州)縣,應(yīng)試者儒生、童生,獲取功名秀才 鄉(xiāng)試,時間三年一次(秋),地點(diǎn)省城,應(yīng)試者秀才,獲取功名(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時間三年一次(春),地點(diǎn)禮部(京城),應(yīng)試者舉人,獲取功名(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殿試,時間會試后同年4月,地點(diǎn)宮殿,應(yīng)試者貢士,獲取功名(進(jìn)士)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類: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級。 連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會元——狀元古代科舉考試。

五、詩句與人:

①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jì)老臣心?!T葛亮

②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T葛亮

③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就出師。——諸葛亮

⑤ 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

⑥ 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弓扶桑?!畎?

⑦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畎?

⑧ 翁去八百年,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dú)W陽修

⑨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翖壖?

⑩ 世上蒼痍,詩中圣哲;人間疾苦,筆底波瀾?!鸥?

? 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奶煜?

? 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汩羅江上萬古悲風(fēng)。——屈原

? 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吨傺?

?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钋逭?

?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lǐng)吶喊?先生已經(jīng)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斞?

? 毛澤東稱朱自清:“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列寧贊高爾基:“無產(chǎn)階級藝術(shù)的最杰出的代表。”

? 芭蕾舞的化身:烏蘭諾娃。

? 關(guān)漢卿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六、一句話評書:

①《三國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曹雪芹語)

③《夢溪筆談》: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biāo)。(英·李約瑟)

④龍爭虎斗:《三國演義》

⑤帝王的鏡子:《資治通鑒》

⑥雋永的說辭:《戰(zhàn)國策》

⑦不朽的戰(zhàn)爭藝術(shù):《孫子兵法》

⑧舊時代的葬歌:《駱駝祥子》

七、人的稱謂:

(一) 稱字:幼時命名由父親長輩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鴻字雁冰,魯迅字豫才。 (二) 稱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年齡不限,如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三)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如范仲淹稱文正,歐陽修稱文忠。

(四) 稱籍貫: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稱孟襄陽,柳宗元又稱柳河?xùn)|。

(五) 稱官名:以人的官名來命名,如杜甫稱杜工部。

(六) 稱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來命名。如岑參:岑嘉州 柳宗元稱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對貴族功臣的封賜爵號(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謙稱:

1、 自稱: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稱: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4、 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xué)、不才、不肖

5、 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謙詞: 尊長者自稱:在上 晚輩自稱:在下 老人自稱:老朽、老夫 女子自謙:妾 九、敬稱:

1、 對帝王:萬歲、圣上、天子、圣駕、陛下、大王

2、 對將軍:麾下

3、 對于對方或?qū)Ψ接H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 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后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 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 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稱,“孔子”為“圣人”,“孟子”為“亞圣”“杜甫”為“詩圣”,后來“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駕”。

十、特殊稱謂:

1、 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關(guān)系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jié)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jié)成的朋友。

4、 年齡的稱謂: 垂髫:三四歲——八九歲。 總角:八九歲——十三四歲。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稱為“豆蔻年華”。)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0歲。 耄耋:80歲、90歲。 期頤:100歲。

十一、古代官職任免升降:

1、 遷:調(diào)職、調(diào)動,一般指升官;左遷則為降職調(diào)動。

2、 謫:降職并遠(yuǎn)調(diào)。

3、 拜:授給官職。

4、 授:授予官職。

5、 擢:選拔,提拔。

6、 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

7、 罷:罷免、停職。

8、 免:免除官職。

9、 黜:廢黜,貶退,也用于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quán)。

十二、地理部分:

1、陰:山北水南 陽:山南水北

2、左:東為左 右:西為右。

3、河:黃河。 江:長江

4、五岳: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 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

6、 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位。

7、 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

8、 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

9、 重要城鎮(zhèn)名,古今對照。 蘇州:姑蘇 成都:錦官城 南京:金陵、建業(yè)、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 揚(yáng)州:維揚(yáng)、揚(yáng)城、淮上、江都、廣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開封:大梁、汴梁、東京。 鎮(zhèn)江:京口。 杭州:臨安、武林、錢塘。

10、我國部分城市別稱。 昆明——春城 蘇州——中國的威尼斯 重慶——山城、霧城 拉薩——日光城 廣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長江上的“三個火爐”:重慶、武漢、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 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顆亮星,北極星,北方天空的標(biāo)志。

2、 閏年,以陰歷年除以4或100(年號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閏年。

3、 二十四節(jié)氣:(見字典節(jié)氣歌)

4、 傳統(tǒng)節(jié)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陽,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為了紀(jì)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紀(jì)年法。 (1) 公元紀(jì)年法。 (2) 皇帝、年號紀(jì)年法,慶歷四年春。 (3) 天干地支紀(jì)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紀(jì)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計算方法:用公歷年代除以10,余數(shù)為天干順序。 用公歷年代除以12,余數(shù)為地支順序。 例如:1919年,農(nóng)歷年號,天干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0,余數(shù)為1,對表“1”為“辛”;地支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2,余數(shù)為3,對表“3”為“亥”,那么1919年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發(fā)生在1919年。

6、紀(jì)月法(不常見,略)。

7、紀(jì)日法。 初一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8、 紀(jì)時法。 日出5-7 食時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時15-17 日入17-19 黃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雞鳴1-3 平旦3-5

高考??嘉幕WR高頻考點(diǎn)有哪些?

高考??嘉幕WR高頻考點(diǎn)有如下:

1、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唐代詩人是:白居易。

2、先秦諸子散文主要以(議論)為主。

3、提出“不平則鳴”的是:韓愈。

4、范增這一人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5、開創(chuàng)我國文學(xué)中“悲秋”主題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辯》。

6、《劍南詩稿》是陸游的作品集。

7、《一個和八個》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經(jīng)》屬于道家的作品。

9、《王貴與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為“亞圣”的是:孟子。

11、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屬于:志人小說。

12、我國古代第一部斷代史為:漢書。

13、與孟浩然同屬一派的詩人是:王維。

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博士

1.高考語文中該怎樣考查古代文化常識

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匯總,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于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quán)”,“柳敬亭者,揚(yáng)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xiàn)諂于后”。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jié)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為譚壯飛(其齋名為壯飛樓)。

【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xùn)|(今山西永濟(jì))人,故而人稱柳河?xùn)|;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為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xué)者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亭林鎮(zhèn)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lǐng)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lián):“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nóng)常熟世間荒?!鄙下?lián)“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lián)“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解。

【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nèi)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為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quán),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睹坊◣X記》有“經(jīng)略從北來”、“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句,“經(jīng)略”是洪承疇的官職,“太師”是顏真卿官職“太子太師”的省稱,“少?!眲t是文天祥的官職?!杜c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xué)太上之忘情也。”“司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把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dāng)普遍,如稱賈誼為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為劉賓客;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為柳屯田;蘇軾曾任端明殿翰林學(xué)士,被稱為蘇學(xué)士。

【稱爵名】《訓(xùn)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寇準(zhǔn)的爵號是萊國公,萊公是省稱?!睹坊◣X記》“和碩豫親

【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赤壁之戰(zhàn)》:“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再如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h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yīng)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兼稱】如《游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

【謙稱】(1)表示謙遜的態(tài)度,用于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xué)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nèi)。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2.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要怎么積累

文化常識對應(yīng)的大方向是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與掌握。2017版新課標(biāo)中也多次提及“傳統(tǒng)文化”“文化常識”,要求“了解相關(guān)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tǒng)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藝術(shù)的營養(yǎng),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rèn)識?!?/p>

對應(yīng)在考試中,主要就是文言文閱讀的一道3分選擇題。文化常識的記憶功夫應(yīng)當(dāng)在平時,不建議拿文化常識清單去背誦,當(dāng)然這也是一種辦法。個人在教學(xué)中提倡的是在文言文閱讀練習(xí)中積累,每題4個,碰到即列入應(yīng)當(dāng)掌握的范圍,同時,每個文化常識都是可以輻射其他知識點(diǎn)的,這方面強(qiáng)烈推薦王力先生的一本書——《古代文化常識》,學(xué)習(xí)空余翻看,權(quán)威準(zhǔn)確,內(nèi)容涵蓋廣,可以積累很多,了解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來歷本身也很有趣。

3.古代文化常識高考宗廟

宗廟

詞意探源

(1)指古代帝王、諸侯或大夫、士為維護(hù)宗法制而設(shè)立的祭祀祖宗的處所。《易·震》:“出,可以守宗廟社稷?!笨追f達(dá)疏:“君出則長子留守宗廟社稷?!卑春笫雷源蠓蛞韵陆苑Q家廟。(2)王室的代稱。《漢書·霍光傳》:“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

基本解釋

1.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專用房屋 宗廟之祟。——《戰(zhàn)國策·齊策四》 2. 先王之宗廟。 3. 立宗廟于薛。 4. 王室國家的代稱 宗廟社稷?!濉?周容《芋老人傳》 宗廟之事?!墩撜Z·先進(jìn)》 5.宗廟會同。

詳細(xì)解釋

1. 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祖宗的廟宇。 《國語·魯語上》:“夫宗廟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長幼,而等胄之親疏也?!薄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骸敖?秦 攻 魏 , 魏 急而公子不恤,使 秦 破 大梁 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dāng)何面目立天下乎?”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陛下神圣英武之德,為巨 唐 中興之君,宗廟神靈,所共祐助。” 葉恩《上振貝子書》:“甲午之役,陵寢躪于戎馬之足;庚子之亂,宗廟翻夫五色之旗。” 2. 朝廷和國家政權(quán)的代稱。 《墨子·非命下》:“不顧其國家百姓之政,繁為無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廟?!薄逗鬂h書·伏湛傳》:“猾臣 王莽 ,殺帝盜位。宗室興兵,除亂誅 莽 ,故羣下推立 圣公 ,以主宗廟?!?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而今公卿大夫,莫肯為陛下長慮后顧,為宗廟萬世計,臣竊惑之?!薄度龂萘x》第二回:“中官統(tǒng)領(lǐng)禁省, 漢 家故事。先帝新棄天下,爾欲誅殺舊臣,非重宗廟也?!?/p>

4.高考語文中該怎樣考查古代文化常識

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匯總,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于介紹或作傳。

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quán)”,“柳敬亭者,揚(yáng)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

如“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xiàn)諂于后”。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

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

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如:陶潛號五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jié)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

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

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為譚壯飛(其齋名為壯飛樓)。

【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xùn)|(今山西永濟(jì))人,故而人稱柳河?xùn)|;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為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xué)者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亭林鎮(zhèn)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lǐng)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lián):“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nóng)常熟世間荒?!?/p>

上聯(lián)“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lián)“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解。 【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nèi)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

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為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quán),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

《梅花嶺記》有“經(jīng)略從北來”、“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句,“經(jīng)略”是洪承疇的官職,“太師”是顏真卿官職“太子太師”的省稱,“少?!眲t是文天祥的官職。《與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xué)太上之忘情也。”

“司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把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dāng)普遍,如稱賈誼為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為劉賓客;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為柳屯田;蘇軾曾任端明殿翰林學(xué)士,被稱為蘇學(xué)士。

【稱爵名】《訓(xùn)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寇準(zhǔn)的爵號是萊國公,萊公是省稱?!睹坊◣X記》“和碩豫親 【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

如《赤壁之戰(zhàn)》:“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再如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h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yīng)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兼稱】如《游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 【謙稱】(1)表示謙遜的態(tài)度,用于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

鄙,謙稱自己學(xué)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nèi)。

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5.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要怎么積累

文化常識對應(yīng)的大方向是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與掌握。

2017版新課標(biāo)中也多次提及“傳統(tǒng)文化”“文化常識”,要求“了解相關(guān)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tǒng)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藝術(shù)的營養(yǎng),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rèn)識。”對應(yīng)在考試中,主要就是文言文閱讀的一道3分選擇題。

文化常識的記憶功夫應(yīng)當(dāng)在平時,不建議拿文化常識清單去背誦,當(dāng)然這也是一種辦法。個人在教學(xué)中提倡的是在文言文閱讀練習(xí)中積累,每題4個,碰到即列入應(yīng)當(dāng)掌握的范圍,同時,每個文化常識都是可以輻射其他知識點(diǎn)的,這方面強(qiáng)烈推薦王力先生的一本書——《古代文化常識》,學(xué)習(xí)空余翻看,權(quán)威準(zhǔn)確,內(nèi)容涵蓋廣,可以積累很多,了解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來歷本身也很有趣。

6.高考?xì)v史中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識積累,比如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等

這屬于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屬于天文歷法,因為古代使用干支紀(jì)念法,當(dāng)然現(xiàn)在仍在使用,十二生肖就是和十二地支對應(yīng)的。

(很不幸的是現(xiàn)代很多小人拿此來算命欺騙老百姓)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zhì)觀。多用于哲學(xué)、中醫(yī)學(xué)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rèn)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gòu)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chǎn)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yùn),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huán)不已。

五行學(xué)說認(rèn)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zhì)的運(yùn)行(運(yùn)動)和變化所構(gòu)成。它強(qiáng)調(diào)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和運(yùn)動形式。

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tǒng)一學(xué)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tǒng)論。 什么是五行 在中國古代哲學(xué)所記載,五行是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它們是金、木、水、火、土,而它們之間也存有相生相克的關(guān)系。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的性質(zhì)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各個性質(zhì),依次如下: 木-好華美,且具有風(fēng)雅的個性。木性代表仁,就是又慈愛,又行善的意思。

火-性情急躁,而富有自尊心。火性代表禮,就是為人謙讓謹(jǐn)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性情溫厚篤實,而具有自信心。土性代表信, 就是又誠實又溫厚誠懇之意。

金-性情剛強(qiáng),而具有自尊心。金性代表義,就是崇善棄惡,事事都順理。

水-人聰明,并能推測事物。水性代表智, 就是觀察事物詳細(xì),對于任何事能預(yù)知前兆,善理權(quán)謀術(shù)事。

也可以說是仁、義、禮、智、信的五常。 中醫(yī)五行相生相克圖 五臟:木性為肝臟;火性為心臟;土性為脾臟;金性為肺臟;水性為腎臟。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紅色;土代表黃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 五行相沖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

‘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克’就是互相反駁、互相戰(zhàn)斗、制衡。 根據(jù)宇宙的磁場原先是浩瀚的大海(水).在海中產(chǎn)生了植物(木).再經(jīng)由太陽(火)的照射慢慢的有了陸地(土).再從陸地中去發(fā)現(xiàn)了鐵的礦物質(zhì)(金).爾后從鐵礦中提煉成鐵器做成盆子來取水。

這就是大地自然的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環(huán)狀態(tài)。 又 *** 裸的大地一定要植樹(木),用大樹的根來拱固土質(zhì)大雨來時才不會土質(zhì)流失(土),大雨會造成水災(zāi)就必需用土來筑墻保衛(wèi)家園(水),古時家園的門口都要擺個大水缸下雨時備水以備火災(zāi)可滅火(火),為保衛(wèi)家園及家中煮飯生火必需有刀槍斧頭器具所以要提煉頑鐵(金), 生火需要用鋸子斧頭來劈材(木),這自然的相克制衡道理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天地間的萬物產(chǎn)生之后,雖然有相生但也要有制衡 ,如水會使樹木生長,也會使土質(zhì)流失,而木按照‘木克土’的道理來克土,這就是自然的循環(huán)狀態(tài)。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jì)法。

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于紀(jì)日,此外還曾用來紀(jì)月、紀(jì)年、紀(jì)時等。 天干地支tiān'gāndìzhī 天干地支產(chǎn)生于漢代,它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辭源”里說,“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對應(yīng)十二生肖[1]——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jī),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jì)歷之符號。根據(jù)《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chuàng)制的。

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jī)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于天則用日,有事于地則用月。

陰陽之別,故有枝干名也?!?天干地支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shù)與回歸年的天數(shù)相符,設(shè)置閏月。

據(jù)記載,公元前六世紀(jì)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xié)調(diào)陰歷和陽歷。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歷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jìn)位而設(shè)出的符號。

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 *** 數(shù)字般的單純,而。

高中古代文化常識大全比如丁憂

1.高考?xì)v史中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識積累,比如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等

這屬于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屬于天文歷法,因為古代使用干支紀(jì)念法,當(dāng)然現(xiàn)在仍在使用,十二生肖就是和十二地支對應(yīng)的。

(很不幸的是現(xiàn)代很多小人拿此來算命欺騙老百姓)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zhì)觀。多用于哲學(xué)、中醫(yī)學(xué)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認(rèn)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gòu)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chǎn)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yùn),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huán)不已。

五行學(xué)說認(rèn)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zhì)的運(yùn)行(運(yùn)動)和變化所構(gòu)成。它強(qiáng)調(diào)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和運(yùn)動形式。

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tǒng)一學(xué)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tǒng)論。 什么是五行 在中國古代哲學(xué)所記載,五行是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它們是金、木、水、火、土,而它們之間也存有相生相克的關(guān)系。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的性質(zhì)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各個性質(zhì),依次如下: 木-好華美,且具有風(fēng)雅的個性。木性代表仁,就是又慈愛,又行善的意思。

火-性情急躁,而富有自尊心。火性代表禮,就是為人謙讓謹(jǐn)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性情溫厚篤實,而具有自信心。土性代表信, 就是又誠實又溫厚誠懇之意。

金-性情剛強(qiáng),而具有自尊心。金性代表義,就是崇善棄惡,事事都順理。

水-人聰明,并能推測事物。水性代表智, 就是觀察事物詳細(xì),對于任何事能預(yù)知前兆,善理權(quán)謀術(shù)事。

也可以說是仁、義、禮、智、信的五常。 中醫(yī)五行相生相克圖 五臟:木性為肝臟;火性為心臟;土性為脾臟;金性為肺臟;水性為腎臟。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紅色;土代表黃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 五行相沖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

‘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克’就是互相反駁、互相戰(zhàn)斗、制衡。 根據(jù)宇宙的磁場原先是浩瀚的大海(水).在海中產(chǎn)生了植物(木).再經(jīng)由太陽(火)的照射慢慢的有了陸地(土).再從陸地中去發(fā)現(xiàn)了鐵的礦物質(zhì)(金).爾后從鐵礦中提煉成鐵器做成盆子來取水。

這就是大地自然的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環(huán)狀態(tài)。 又 *** 裸的大地一定要植樹(木),用大樹的根來拱固土質(zhì)大雨來時才不會土質(zhì)流失(土),大雨會造成水災(zāi)就必需用土來筑墻保衛(wèi)家園(水),古時家園的門口都要擺個大水缸下雨時備水以備火災(zāi)可滅火(火),為保衛(wèi)家園及家中煮飯生火必需有刀槍斧頭器具所以要提煉頑鐵(金), 生火需要用鋸子斧頭來劈材(木),這自然的相克制衡道理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天地間的萬物產(chǎn)生之后,雖然有相生但也要有制衡 ,如水會使樹木生長,也會使土質(zhì)流失,而木按照‘木克土’的道理來克土,這就是自然的循環(huán)狀態(tài)。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jì)法。

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我國古代主要用于紀(jì)日,此外還曾用來紀(jì)月、紀(jì)年、紀(jì)時等。 天干地支tiān'gāndìzhī 天干地支產(chǎn)生于漢代,它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稗o源”里說,“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對應(yīng)十二生肖[1]——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jī),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jì)歷之符號。根據(jù)《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chuàng)制的。

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jī)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于天則用日,有事于地則用月。

陰陽之別,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地支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shù)與回歸年的天數(shù)相符,設(shè)置閏月。

據(jù)記載,公元前六世紀(jì)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xié)調(diào)陰歷和陽歷。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歷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jìn)位而設(shè)出的符號。

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 *** 數(shù)字般的單純,而。

2.漲知識:古代的“丁憂”是怎么回事

根據(jù)儒家傳統(tǒng)的孝道觀念,朝廷官員在位期間,如若父母去世,則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這叫丁憂,也稱“丁艱”。

丁憂源于漢代。

丁憂期間,丁憂的人不準(zhǔn)為官,如無特殊原因,國家也不可以強(qiáng)招丁憂的人為官,因特殊原因國家強(qiáng)招丁憂的人為官,叫做“奪情”。

《爾雅·釋詁》:“丁,當(dāng)也?!笔窃夥?、遇到的意思。據(jù)《尚書·說命上》:“憂,居喪也?!彼?,古代的“丁憂”,就是遭逢居喪的意思。“遭逢居喪”時,兒女們會憂傷,會居喪,會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規(guī)定“守制”,丁憂期限三年,期間要吃、住、睡在父母墳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3.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紀(jì)年紀(jì)月級日紀(jì)時法

紀(jì)年法

1年號紀(jì)年法:我國最早的紀(jì)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為序數(shù),至去世為止。如:魯僖公元年,魯莊公十年。從西漢武帝建元起,以年號紀(jì)年,用“元,二,三……”為序,更換年號則重新開始。如:元嘉元年,漢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重新紀(jì)年,稱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紀(jì)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記時。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環(huán)花相搭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為數(shù)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使用,周而復(fù)始,從東漢起采用干支紀(jì)年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3年號,干支結(jié)合紀(jì)年。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紀(jì)月法

1按序數(shù)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歲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與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歷十一月配子,稱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丑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十一月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紀(jì)月:每季中的三個月,按孟仲季的順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紀(jì)日法

1用干支紀(jì)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歷的兩個月的天數(shù)(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稱與日期并不完全對應(yīng)。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數(shù)紀(jì)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這三天又有特定的稱呼,分別叫做“朔”“望”“晦”。 (4)紀(jì)時法 古人紀(jì)時用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兩小時。從23點(diǎn)(即夜十一點(diǎn))起至夜一點(diǎn) 配子,依次順推,前一個時辰為初,后一個時辰為正,這樣也就等于將一晝夜十二個時辰分成二十四小時辰。搭配關(guān)系參見十二時辰與十二地支紀(jì)時關(guān)系表。 十二時辰 黃昏 人定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時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時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4.介紹一些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常識】 下列哪個稱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古代所稱“不惑之年”是指(四十歲)注5 古代所稱“垂髫”只說女子(十三歲) 古代稱20歲的少年為(弱冠) 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種(炊具) 古語所稱“按圖索驥”的驥是(良馬) 古代文人所稱的“懷袖雅物”是(扇) 古代科舉考試按順序排列需要經(jīng)過(鄉(xiāng)試會試院試殿試)注6 下列不屬于二十四史的史書的是(史通) 五岳之說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稱為(南岳)注7 古代地理所稱“陽”指的是(山南水北) 古人的“謚號”指的是(帝王所專用的稱號) 我國古代四大藝術(shù)是指(棋琴畫書) 人們所稱的“三伏”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的(六月) 下列屬于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 古人用“六畜興旺”形容家境繁榮,其中六畜指(豬馬牛羊犬雞) 左遷指的是(降官)注9 古代人所說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 “四書五經(jīng)”中的四書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xué)) 長城修建后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的說法中“關(guān)”指的是(山海關(guān)) 古代“上元節(jié)”是指(元宵節(jié))注10 古代“重陽節(jié)”是指(農(nóng)歷九月初九) 重陽節(jié)喝的是(菊花酒) 古語所稱“細(xì)軟”是指(錢財) 凌晨1:00至3:00古代稱為(丙夜) 古時的二更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1-3點(diǎn)) 在我國古代,下列哪個時段指現(xiàn)在的19:00-21:00( 黃昏) 我國農(nóng)歷把每月初一稱為(晦日) 【工藝建筑】 以下哪個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藝中的基本色彩之一(白色) 我國古代稱為“千年冰”的是(水晶) 我國古代稱為“吉金”的是(青銅) 關(guān)于白玉的是(水井) 我國被稱為“建筑業(yè)鼻祖”的是(魯班) 古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diǎn)燃,產(chǎn)生了火藥爆竹,最初用來( 驅(qū)散瘟疫,鎮(zhèn)妖避邪) 唐朝著名醫(yī)生孫思邈曾為四大放明之一(火藥)做出過卓越貢獻(xiàn) 東漢時期發(fā)明的“水排”作用在于(提高冶鐵質(zhì)量) 最早的手工藝品是(瓷器) 著名的“趙州橋”位于(河北?。?/p>

5.古代文化常識高考宗廟

宗廟

詞意探源

(1)指古代帝王、諸侯或大夫、士為維護(hù)宗法制而設(shè)立的祭祀祖宗的處所。《易·震》:“出,可以守宗廟社稷。”孔穎達(dá)疏:“君出則長子留守宗廟社稷。”按后世自大夫以下皆稱家廟。(2)王室的代稱?!稘h書·霍光傳》:“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p>

基本解釋

1.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專用房屋 宗廟之祟?!稇?zhàn)國策·齊策四》 2. 先王之宗廟。 3. 立宗廟于薛。 4. 王室國家的代稱 宗廟社稷?!濉?周容《芋老人傳》 宗廟之事?!墩撜Z·先進(jìn)》 5.宗廟會同。

詳細(xì)解釋

1. 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祖宗的廟宇。 《國語·魯語上》:“夫宗廟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長幼,而等胄之親疏也?!薄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骸敖?秦 攻 魏 , 魏 急而公子不恤,使 秦 破 大梁 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dāng)何面目立天下乎?”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陛下神圣英武之德,為巨 唐 中興之君,宗廟神靈,所共祐助?!?葉恩《上振貝子書》:“甲午之役,陵寢躪于戎馬之足;庚子之亂,宗廟翻夫五色之旗?!?2. 朝廷和國家政權(quán)的代稱。 《墨子·非命下》:“不顧其國家百姓之政,繁為無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廟。”《后漢書·伏湛傳》:“猾臣 王莽 ,殺帝盜位。宗室興兵,除亂誅 莽 ,故羣下推立 圣公 ,以主宗廟?!?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而今公卿大夫,莫肯為陛下長慮后顧,為宗廟萬世計,臣竊惑之?!薄度龂萘x》第二回:“中官統(tǒng)領(lǐng)禁省, 漢 家故事。先帝新棄天下,爾欲誅殺舊臣,非重宗廟也?!?/p>

6.必修三文言文重點(diǎn)知識整理和古代文化常識

高中語文必修3文言知識歸納 《寡人之于國也》文言知識歸納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

2.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通“毋”,不要。) 3.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也(頒,通“斑”,斑白。)

4.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異義詞 ①寡人之于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

今用于形影孤單的人。) ②河內(nèi)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

兇,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腸狠。) ③請以戰(zhàn)喻(請,請允許我。

今常用于對方。例如:“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dǎo)”,讓對方做指導(dǎo)。)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rèn)可。)

⑤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于選擇復(fù)句中的選擇詞。

)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么。

今常用于代詞,當(dāng)“這”“此”講,如“斯文”等。) ⑧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供養(yǎng)活著的人;今常用義是保養(yǎng)身體。)

⑨王無罪歲(無罪,不要?dú)w咎;今常用義是沒有犯罪) 三、一詞多義 1.數(shù) ①愿令得補(bǔ)黑衣之?dāng)?shù)(《觸龍說趙太后》) (名詞,數(shù)目、數(shù)量) ②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寡人之于國也》)(數(shù)詞,幾、若干) ③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名詞,命運(yùn)) ④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副詞,shuò,屢次) ⑤數(shù)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國也》)(形容詞,cù,密、細(xì)密) ⑥蒙沖斗艦?zāi)艘郧?shù)(《赤壁之戰(zhàn)》)(動詞,shǔ,計算)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愛蓮說》)(形容詞,與“曲”相對,不彎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副詞,僅、只) ③系向牛頭充炭直(《賣炭翁》)(名詞,通“值”,價值) ④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后序》)(副詞,徑直、直接) 3.發(fā) ①百發(fā)百中(成語)(動詞,發(fā)射) ②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動詞,征發(fā)、派遣) 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寡人之于國也》)(動詞,打開糧倉,賑濟(jì)災(zāi)民) ④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動詞,花開) ⑤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琵琶行》)(動詞,出發(fā)) ⑥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fā)(《五人墓碑記》)(動詞,實施)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動詞,發(fā)出、抒發(fā)) 4.兵 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國也》)(名詞,兵器) ②窮兵黷武(成語)(名詞,戰(zhàn)爭) ③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名詞,軍隊) ④草木皆兵(成語)(名詞,士兵) 5.勝 ①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動詞,承受) ②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寡人之于國也》)(副詞,盡) ③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形容詞,勝利) 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憶江南》)(動詞,超過) ⑤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形容詞,優(yōu)美的) 6.于 ①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介詞,比) ②寡人之于國也(介詞,對) ③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介詞,在) ④移其民于河?xùn)|(介詞,到) ⑤移其粟于河內(nèi)(介詞,從) ⑥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介詞,與,和) 7.王 ①然而不王者(動詞,為王,讀“wàng”) ②梁惠王日(名詞,君王,讀“wáng”) 8.以 ①請以戰(zhàn)喻(介詞,用、拿) ②可以無饑矣(介詞,憑借,此處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義) ③以時入山林(介詞,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義(介詞,把) 9.食 狗彘食(動詞,吃)人食(名詞,食物)而不知檢 10.之 ①填然鼓之(音節(jié)助詞,沒有意義的襯字) ②王道之始也(結(jié)構(gòu)助詞,“的”) ③申之以孝悌之義(復(fù)指代詞,代“孝悌之義”。或為兼詞“于之”,向他們) ④寡人之于國也(結(jié)構(gòu)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 ⑤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結(jié)構(gòu)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⑥雞豚狗彘之畜(結(jié)構(gòu)助詞,提賓的標(biāo)志。

或作復(fù)指代詞,指代“雞豚狗彘”)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動詞 ①填然鼓之(鼓,名詞用作動詞,“敲起鼓”“擊鼓”。一說,非活用,用本意) ②樹之以桑(樹,名詞用作動詞,“種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用作動詞,“穿上”) ④王無罪歲(罪,名詞用作動詞,“歸罪”)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詞用作動詞,“為王“稱王”“統(tǒng)一天下”) 2.名詞的為動用法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喪,名詞的為動用法,“為……辦喪事”)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當(dāng)名詞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生:活著的人;死:死去的人) 2.動詞的使動用法 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移,使……遷移,使動用法)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動詞 謹(jǐn)庠序之教(謹(jǐn),形容詞作動詞,“認(rèn)真從事”“認(rèn)真辦好”) 五、古漢語句式 (一)判斷句 ① 非我也,歲也(……也,表判斷) 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斷) 是亦走也(……也,表判斷)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也,表判斷) ② 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也,表。

7.高中語文必知的100個文化常識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nèi)容

內(nèi)容來自用戶:秦大明123

高中生必知100條涉考文化常識

1、【十二生肖】〖中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2、【年齡稱謂】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孩提:指2——3歲的兒童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豆蔻:指女子十三歲及笄:指女子十五歲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歲不惑之年:指四十歲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歲古稀之年:指七十歲耄耋之年:指九十歲期頤之年:一百歲

3、【明清科舉考試】(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緒31年廢止)(1)等級:院試(又叫“童試”,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鄉(xiāng)試(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會試(又叫“春闈”,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殿試(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jìn)士”。其中,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內(nèi)容:四書五經(jīng)等,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

4、【古代主要節(jié)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8.姓名字號的古代文化常識

1、古人的名不能和自己的親人取相同的名字,特別是長輩,如果有相同的字眼就一定要避諱,將這個字給改掉,不然就是對長輩的不尊敬。直系的祖先其實也算在這個范疇里面,如果名字里面有相同的字也要避諱改掉。

尊者值得是尊貴的人,一般是指自己的上級和皇帝,名字當(dāng)中不得帶他們名字中的字,如果有就要避諱,將自己的名字改掉,不然容易被穿小鞋,甚至有殺身之禍。

2、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guān)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后稱字為表字。

3、號,是指中國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稱。如蘇軾字子瞻,別號東坡居士。號多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與名、字無聯(lián)系。中國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稱。簡稱號。在古人稱謂中,別號亦常作為稱呼之用。

擴(kuò)展資料:

在古代,由于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shù)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rèn)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rèn)為是有禮貌的表現(xiàn)。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chǎn)生了“避諱”制度。

高考常考文化常識

古代文化常識是指古代稱謂習(xí)慣、歷法、節(jié)氣、職官定位、地理、禮儀、古代音律、科舉制度、宗法等文化內(nèi)容的統(tǒng)稱。

高考??嘉幕WR為:

1、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7、馬致遠(yuǎn)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yù)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chuàng)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xué)問紅學(xué),紅學(xué)現(xiàn)已成為世界文學(xué)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

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nóng)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

田間被聞一多譽(yù)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中國文學(xué)之最:

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2、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6、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8、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

高考??嫉奈膶W(xué)常識?

【四大名繡】蘇繡〖蘇州〗、湘繡〖湖南〗、蜀繡〖四川〗、廣繡〖廣東〗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qū)〗、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云山〗、君山銀針〖湖南岳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市〗、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巖茶〖福建崇安縣〗

【撲克人物】

黑桃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丹麥人霍克拉

紅桃J:查爾斯七世的宮廷隨從拉海亞

梅花J:亞瑟王的著名騎士蘭斯洛特

方塊J:查爾斯一世的侍從羅蘭

黑桃Q:帕拉斯o阿西納,古希臘神話中智慧與戰(zhàn)爭女神

紅桃Q:朱爾斯,德國人,查爾斯一世的妻子

梅花Q:英國的蘭開斯特王族的約克王后

方塊Q:是《圣經(jīng)o舊約》中的約瑟夫的妹妹,萊克爾皇后

黑桃K:戴維,公元前10世紀(jì)的以色列國王索洛蒙的父親,擅長彈奏豎琴

紅桃K:查爾斯一世,弗蘭克國王沙勒曼

梅花K: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最早go-vern-ment世界

方塊K:羅馬名將和政治家朱亞斯o西澤,羅馬統(tǒng)一后成為獨(dú)裁統(tǒng)治者

【十二生肖】

〖中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埃及〗牝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貓、鱷、紅鶴、猿、鷹

〖法國〗摩羯、寶瓶、雙魚、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馬

〖印度〗招杜羅神的鼠、毗羯羅神的牛、宮毗羅神的獅、伐折羅神的兔、迷立羅神的龍、安底羅神的蛇、安彌羅神的馬、珊底羅神的羊、因達(dá)羅神的猴、波夷羅神的金翅鳥、摩虎羅神的狗、和真達(dá)羅神的豬,

【年齡稱謂】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古代主要節(jié)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zāi)

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diǎn)。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婚姻周年】

第1年§紙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鐵婚、第7年§銅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鋁婚、第11年§鋼婚、第12年§絲婚、第13年§絲帶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銀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紅寶石婚、第45年§藍(lán)寶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綠寶石婚、第60年§鉆石婚、第70年§白金婚

【科舉職官】〖鄉(xiāng)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錄取者稱為"進(jìn)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xué)》、《孟子》

【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書】《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yáng)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書法九勢】落筆、轉(zhuǎn)筆、藏峰、藏頭、護(hù)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yáng)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jīng)】《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jīng)》、《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chǎn)】《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jīng)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guān)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zé)小說】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ā?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漢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賽羅》

【五彩】青、黃、赤、白、黑

【五音】宮、商、角、徵、羽

【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

【七大藝術(shù)】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xué)、建筑、電影

【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zhèn)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禮】冠、婚、喪、祭、鄉(xiāng)飲酒、相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六義】風(fēng)、賦、比、興、雅、頌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lán)、正藍(lán)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岳〗陜西華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坎澈!ⅫS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廣濟(jì)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臺〗、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岳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其一 鸛雀樓

其二 蓬萊閣 山東

其三 大觀樓 昆明

其四 越王樓 四川,,這個樓,毀于清代乾隆初年,目前正在重建,,

[至于具體是哪一個,說法有待考證]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nóng)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zhèn)】景德鎮(zhèn)〖江西〗、佛山鎮(zhèn)〖廣東〗、漢口鎮(zhèn)〖湖北〗、朱仙鎮(zhèn)〖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陜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臺灣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yīng)縣佛宮寺〗、千尋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肅敦煌〗、云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岳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yīng)天書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當(dāng)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fēng)〗、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德品德、辭令、儀態(tài)、女工,,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鐵拐李、鐘離權(quán)、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lán)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一)中國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時代:

《詩經(jīng)》(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305篇,包括風(fēng)、雅、頌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賦、比、興)。

屈原《楚辭》(屈原創(chuàng)作了騷體,楚辭作者還有宋玉等;歷代把“詩經(jīng)”和“楚辭”合稱“風(fēng)騷”)。

歷史散文《左傳》(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國語》(國別體)、《戰(zhàn)國策》(國別體,由西漢劉向編定)。

諸子散文《論語》(儒家經(jīng)典)、《孟子》(儒家經(jīng)典)、《荀子》、《莊子》、《老子》、《墨子》、《孫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儒家經(jīng)典)。

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五種儒家經(jīng)書。

2.兩漢時代

司馬遷 《史記》(我國最早的紀(jì)傳體通史,分10表、8書、12本紀(jì)、30世家、70列傳,共130篇。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近3000年的歷史。)

班固 《漢書》(紀(jì)傳體斷代史)

漢賦:

枚乘《七發(fā)》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張衡《二京賦》

班固《兩都賦》

揚(yáng)雄《甘泉》

賈誼 《過秦論》《論積貯疏》等政論散文

晁錯 《論貴粟疏》

王充 《論衡》

3.魏晉南北朝時代

建安文學(xué):公元196?220年是漢獻(xiàn)帝建安時期,建安文學(xué)指漢末至魏初以建安時期為中心階段的文學(xué)。建安七子有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應(yīng)?、劉楨。

曹氏父子:

曹操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

曹植 《白馬篇》、《洛神賦》

曹丕 《燕歌行》

陶淵明和他的田園詩(《桃花源詩并記》、《飲酒》、《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等。

謝靈運(yùn)和他的山水詩《登池上樓》。

劉義慶 《世說新語》(軼事小說)

劉勰 《文心雕龍》(文學(xué)理論著作)

范曄 《后漢書》(紀(jì)傳體斷代史)

陳壽 《三國志》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合稱為“四史”或“前四史”)

4.唐代

初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唐初四杰。

盛唐: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字子美,別號少陵),被稱為“詩史”“詩圣”,代表作有《春夜喜雨》、《兵車行》、《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等,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詳注》等。

王維(字摩詰) 《山居秋瞑》《渭城曲》詩,著有《王右丞集箋注》。

孟浩然(襄陽人) 《臨洞庭贈張丞相》、《過故人莊》、《春曉》

(王維、孟浩然被稱為山水田園詩人)

高適《燕歌行》

岑參 《白雪歌》、《走馬川行》

王昌齡 《出塞》

(高適、岑參、王昌齡被稱為邊塞詩人)

中唐: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代表作有《賦得古原草送別》、《秦中吟》、《長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長慶集》、《白香山詩集》

元稹《元氏長慶集》。

(元稹與白居易世稱“元白”。)

韓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稱“昌黎先生”) 《師說》、《原毀》、《進(jìn)學(xué)解》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字子厚,河?xùn)|人,世稱“柳河?xùn)|”) 《封建論》、《捕蛇者說》等,著有《柳河?xùn)|集》。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 《李義山詩集》》、《玉溪生詞集籌注》等

杜牧(字牧之) 《樊川文集》。

(杜牧與李商隱世稱“小李社”)

李賀(字長吉) 《李長吉歌詩》

賈島(字浪仙) 《長江集》

溫庭筠為“花間詞派”鼻祖

五代:

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 《虞美人》等

5.宋代: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歐陽文忠公集》

蘇洵(字明允) 《嘉?集》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蘇東坡全集》

蘇轍(字子由) 《欒城集》等。

(蘇洵、蘇軾、蘇轍三人世稱“三蘇”。)

王安石(宇介甫,號半山) 《臨川先生文集》

曾鞏(字子固) 《元豐類稿》

(以上六人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合稱“唐宋八大家”)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 《樂章集》

晏殊(字同叔) 《珠玉集》

秦觀(字少游) 《淮海詞》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漱玉詞》

周敦頤(字茂叔) 《愛蓮說》

沈括(字存中) 《夢溪筆談》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 《四書集注》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 《稼軒長短句》

陸游(字務(wù)觀,號放翁) 《劍南詩稿》、《陸放翁全集》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 《指南錄》、《文山先生全集》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 《白石道人歌曲》

6.元代

關(guān)漢卿(號已齋叟) 《竇娥冤》

馬致遠(yuǎn)《漢宮秋》

白樸《墻頭馬上》、《梧桐雨》

鄭光祖《倩女離魂》。

(以上四人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王實甫 《西廂記》

紀(jì)群祥《趙氏孤兒》

睢景臣 套數(shù)《高祖還鄉(xiāng)》

7.明代

宋濂(字景濂) 《送東陽馬生序》(“序”也叫“贈序”,一種文體)

劉基(字伯溫) 《郁離子》

高啟(字季迪) 《鳧藻集》

(以上三人合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施耐庵 《水游傳》

羅貫中 《三國演義》

吳承恩 《西游記》》

(以上三部著作與清代《紅樓夢》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

馮夢龍“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蒙初 “二刻”(《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湯顯祖 《牡丹亭》

歸有光 《項脊軒志》

張溥 《七錄齋集》

徐霞客(名弘祖) 《徐霞客游記》

8.清代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顧炎武(號亭林) 《日知錄》

王夫之《船山遺書》

(以上為明末清初文章三大家)。

方苞(號望溪) 《望溪先生文集》

姚鼐《惜抱軒全集》

(以上二人為桐城派代表)。

李漁(號笠翁) 《閑情偶記》、《笠翁十種曲》(李漁為戲劇理論家)

孔尚任 《桃花扇》

洪升 《長生殿》

袁枚 《隨園詩話》

龔自珍 《已亥雜詩》

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 《聊齋志異》

李汝珍 《鏡花緣》

李寶嘉(伯元) 《官場現(xiàn)形記》

吳趼人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劉鶚《老殘游記》

曹雪芹(名?,又號芹圃,芹溪) 《紅樓夢》

紀(jì)昀(字曉嵐) 《閱微草堂筆記》

梁啟超(字卓如) 《飲冰室合集》

(二)中國現(xiàn)代、當(dāng)代作家作品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

小說集《吶喊》、《仿惶》、《故事新編》;

雜文集《墳》、《熱風(fēng)》、《華蓋集》、《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diào)集》、《偽自由書》、《準(zhǔn)風(fēng)月談》、《花邊文學(xué)》、《且介事雜文》;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等。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尚武)

詩歌《鳳凰涅?》、《地球,我的母親》;

劇本《屈原》、《虎符》、《孔雀膽》、《蔡文姬》、《武則天》;

史論《甲申三百年祭》等。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長篇小說《子夜》,

短篇小說《林家鋪?zhàn)印?;農(nóng)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散文《白楊禮贊》《風(fēng)景談》等。

小說作家、作品:

巴金(字帶甘)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 《倪煥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駱駝祥子》、《四世同堂》;

丁玲(原名蔣冰之)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獲斯大林文學(xué)獎);

趙樹理《小二黑結(jié)婚》、《李有才板話》;

艾蕪《南行記》;

張?zhí)煲怼栋细缸印罚?

柔石《二月》、《為奴隸的母親》;

蕭軍《八月的鄉(xiāng)村》;

蕭紅《生死場》;

錢鐘書《圍城》;

沈從文《邊城》;

張恨水《啼笑姻緣》;

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獲斯大林文學(xué)獎);

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

峻青《黎明的河邊》;

杜鵬程《保衛(wèi)延安》;

茹志鵑《百合花》;

王愿堅《黨費(fèi)》、《普通勞動者》、《七根火柴》;

馮驥才《神鞭》;

鄧友梅《那五》、《煙壺》;

張潔《沉重的翅膀》;

蔣子龍《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

浩然《蒼生》

王蒙《組織部來的年輕人》、《春之聲》;

歐陽山 “一代風(fēng)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

楊沫《青春之歌》;

梁斌《紅旗譜》;

曲波《林海雪原》;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

諶容《人到中年》;

李準(zhǔn)《李雙雙小傳》《黃河?xùn)|流去》

叢維熙《大墻下的紅玉蘭》;

劉紹棠《蒲柳人家》等。

詩歌作家、作品:

聞一多《死水》、《紅燭》

臧克家《有的人》;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戴望舒《雨巷》;

李季和《王貴與李香香》;

郭小川《青紗帳??甘蔗林》;

舒婷《致橡樹》等。

戲劇作家、作品:

田漢《麗人行》《名優(yōu)之死》;

夏衍(原名沈端先) 《賽金花》、《上海屋檐下》

曹禺(原名萬家寶) 《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陽翰笙《塞上風(fēng)云》《天國春秋》;

老舍《龍須溝》、《茶館》;

賀敬之等《白毛女》等。

散文作家、作品:

朱自清《荷塘月色》、《綠》、《背影》;

冰心《寄小讀者》;

夏衍《包身工》;

秦牧《藝海拾貝》、《花城》、《潮汐和船》等。

(三)外國作家作品

1.英 國:

莎士比亞 四大悲?。ā豆防滋亍贰ⅰ尔溈税住?、《奧賽羅》、《李爾王》);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

哈代 《德伯家的苔絲》;

狄更斯 《大衛(wèi)?科波菲爾》《老古玩店》;

笛福 《魯濱遜漂流記》;

雪萊 《西風(fēng)頌》

拜倫 《唐璜》

2.法 國:

莫里哀 《偽君子》、《吝嗇鬼》

巴爾扎克 《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貝姨》、《邦斯舅舅》等(90多部小說合稱“人間喜劇”);

司湯達(dá) 《紅與黑》;

福樓拜 《包法利夫人》;

左拉 《小酒店》;

莫泊桑 《羊脂球》、《項鏈》、《俊友》;

雨果 《巴黎圣母院》、《悲慘的世界》、《九三年》;

大仲馬 《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

小仲馬 《茶花女》;

都德 《最后一課》、《柏林之圍》;

羅曼?羅蘭 《約翰?克里斯朵夫》。

3.俄 國 及 前 蘇 聯(lián):

普希金 《自由頌》《致恰達(dá)耶夫》、《葉甫蓋尼?奧涅金》;

萊蒙托夫 《當(dāng)代英雄》;

屠格涅夫 《獵人筆記》、《羅亭》、《貴族之家》、《前夜》;

陀斯妥耶夫斯基 《被欺凌與侮辱的》、《罪與罰》、《白癡》、《白夜》;

赫爾岑 《誰之罪》;

岡察洛夫 《奧勃洛莫夫》;

奧斯特洛夫斯基 《大雷雨》;

契河夫 《小公務(wù)員之死》、《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第六病室》、

《櫻桃園》(劇本);

果戈理 《死魂靈》、《欽差大臣》(劇本);

列夫?托爾斯泰 《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fù)活》;

高爾基 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xué)》)、《母親》;

阿?托爾斯泰 “苦難的歷程”三部曲(《兩姐妹》、《一九一八》、《陰暗的早晨》);

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肖洛霍夫 《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

綏拉菲莫維奇《鐵流》;

富爾曼諾夫 《日日夜夜》;

法捷耶夫 《毀滅》、《青年近衛(wèi)軍》;

馬卡連柯 《教育詩》;

馬雅可夫斯基和《列寧》(詩)。

4.德 國:

歌德 《浮士德》(詩劇)、《少年維特之煩惱》;

席勒 《陰謀與愛情》;

海涅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詩)、《西里西亞織工之歌》(詩);

格林 《灰姑娘》(童話)。

5.美國:

惠特曼 《草葉集》》(詩集);

歐?亨利 《警察和贊美詩》、《最后一片葉子》、《麥棋的禮物》;

馬克?吐溫 《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fèi)恩歷險記》;

杰克?倫敦 《馬丁?伊登》;

海明威 《老人與海》。

6.其他各國;

挪威 易卜生《玩偶之家》(劇本);

西班牙 塞萬提斯 《堂?吉河德》;

匈牙利 裴多菲 《自由與愛情》(詩);

捷克 伏契克 《絞刑架下的報告》(報告文學(xué));

意大利 但丁 《神曲》;

古希臘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人《奧德賽》等》;

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一名《天方夜譚》);

印度 泰戈爾《吉檀迦利》(詩集);

印度 迦梨陀娑 《沙恭達(dá)羅》(劇本);

日本 川瑞康成 《千只鶴》、《雪國》

223690